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積電為何能供貨華為?台媒:或與這一數字有關

台積電為何能供貨華為?台媒:或與這一數字有關

【觀察者網訊】

「無懼老美!」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一周來二度表態對華為出貨不變,島內《中時電子報》對此作出解讀,並稱台積電力挺華為。

同時,台灣《天下雜誌》提出,台積電之所以可以繼續出貨給華為,或與「25%」這一上限值有關。

據《中時電子報》5月23日報道,台積電23日表示,其內部有嚴格的盡職控管(Due Diligence)流程,經過評估後認為出貨給華為海思並沒有違返國際貿易法規,所以將會持續出貨給華為海思。

此外,台積電代理髮言人孫又文表示,台積電是代工廠,客戶眾多,有的客戶因華為而減單,有的客戶因轉單而增加,台積電第2季財測目標維持不變。

當地時間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商務部也計劃將華為及其70個分支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即禁止華為向美國公司供應商進行採購。

21日,美國商務部又證實,會允許華為在90天內繼續購買美國廠商的產品,以便幫助其美國客戶維護現有網路和設備,但華為仍將不被允許購買用於製造新產品的零件。

另據東森新聞雲報道,英國BBC昨天(22日)曝出,總部位於該國的晶元設計公司ARM在16日曾告知員工,暫停與華為的業務。市場擔憂這將衝擊華為,進而影響台積電對華為出貨,台積電股價23日遭重挫,最低跌至230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50.4元),市值一度跌破6萬億新台幣。

不過,ARM並未回應與華為合同的當前狀態,僅稱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規定」。

華為對此發布簡短聲明表示:「我們重視與合作夥伴的密切關係,但也意識到他們因一些出於政治動機的決定而受到了壓力。我們相信,這一令人遺憾的局面能夠得到解決,而華為的首要任務仍是繼續向全球各地客戶提供世界級的技術和產品。」

寧南山則指出,華為擁有ARM V8架構的永久授權,而且這是最新的商用架構,華為可以完全自主地設計處理器,不受外部環境制約。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本身不製造晶元,而是委託給台積電等生產。所以,台積電的反應受到了各方關注。

台媒稱,台積電近年已成為指標性的「華為概念股」,華為旗下的海思已是僅次於蘋果的台積第二大客戶,佔去年台積營收的8%,今年第一、二季更達到11%的驚人水平。

「我華為的朋友老神在在地說,料都備好了,短期內沒有問題,」一名台灣科技產業分析師說。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海思狂下台積16納米訂單,幾乎救了台積今年第一、第二季業績。

「華為表現得比別人好沒錯,但分析師圈都在討論賣得有那麼好?備那麼多料不會變庫存嗎?」這名分析師回想當時情境,現在突然一切豁然開朗。

他形容說:「備貨是有原因的,就像珍珠港事件之前一樣。」

在特朗普上周向華為下手後的第一時間,台積電就公開表達對大客戶的支持,表示「經初步評估後,應可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決定不改變對華為的出貨計劃,將繼續出貨華為。」

關於為什麼台積電可以繼續出貨給華為,台灣《天下雜誌》23日援引轄區涵蓋日本、泰國等地的美商務部區域出口管制官員哈伯爾斯托克(John Haberstock)的報告分析稱,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各方必須對華為施行「出口管制」(EAR)的貨品、軟體與科技分為三種:第一,位在美國;第二,源自美國(U.S-origin);以及最關鍵,也最讓台灣科技業關心的第三種,「海外製造,但是其源自美國的內容超過上限」。

而對於大多數地區的企業,這一上限值是25%。

BBC取得的備忘錄寫著,ARM授權給華為的運算核心,含有「源自美國」的技術。有分析師猜測,ARM之所以觸犯「25%」的限制,是因為該公司授權給華為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核心,研發中心正好設在美國。

當被問及公司內部是否已完成精算,確認台積電出貨給海思的產品,源自美國的技術低於25%時,台積電發言人孫又文表示,「(出口貿易管制)不只這個25%規則,還有其他規則,我們有內部外銷管理系統追蹤與監測所有出貨,來確保我們符合規則。

有專業人士認為,台積很難過「25%」這關。理由是,晶圓廠內的生產機台,諸如蝕刻、CMP(平坦化)製程多半來自美國設備大廠應用材料。

但外資分析師則表示,若認真精算一顆晶元的成本結構,還需包含研發投入、管理人力成本,且台積電研發團隊、主要管理人力全數在台灣,那最後算起來,「美國成分」的確很可能低於25%。

但他也提出,「這個法規留下了模糊地帶,到底美國成分怎麼算?也讓這些公司有了操作空間。」

針對一些企業因為迫於美國政治壓力,對華為「斷供」的做法,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事實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前車之鑒記憶猶新,對美國政府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他國企業、干擾市場運行、阻撓他國互利合作的行徑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

陸慷重申道,我們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夠繼續為中國企業投資運營和開展合作提供公平、公正、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相信這也符合所有國家自身的根本和長遠利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明星把「紈絝」說成「kuàkuà」,粉絲操作令人疑惑…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