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2000年8月12日,俄媒譽為「航母終結者」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參加軍演時,連同118條生命,沉沒於巴倫支海底。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悲痛欲絕的家屬

跟現在熱議的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一樣,「庫爾斯克」的悲劇也同俄羅斯高層對事故的認識不到位,官僚主義橫行,救援中又接連犯下錯誤有相當大的關係。一系列的失誤,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而"庫爾斯克"事件的整個處理過程,也堪稱普京「至暗時刻」。剛剛獲得大選勝利,由臨時總統「轉正」的普京,在突發事件的處理和「危機公關」上,還明顯缺乏經驗。

當得知潛艇失蹤後,普京為了不驚動國際輿論,避免給」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留下什麼可以發揮的話題,竟然沒有立即結束休假趕往現場。之後,又謝絕外國救援隊的幫助和先進器械的支援,喪失了最佳搶救時間。這些都成了他擔任總統/總理這幾十年來,唯一一次正面被抓到的「把柄」。

更尷尬的是,美國著名新聞脫口秀主持人拉里·金找就這個話題採訪普京,詢問普京「庫爾斯克號」究竟出了什麼情況的時候,普京只是獃獃的回了一句——「它沉了.....」被當時各界著實恥笑了一陣子。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此時的普京面對鏡頭還顯得很拘謹,跟現在的「普京大帝」的霸氣風格有明顯區別

咱們印象中的普京都是這種霸氣畫風。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言語之間,貌似隨意但意味深長。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然而,2000年8月,普京面對拉里·金的一句——「它沉了」,讓國際社會曾一度把這位俄羅斯新總統定義成了一個木訥呆板、缺乏應變能力的人。

事故發生10天後,普京才公開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此時,失蹤潛艇官兵的家屬們對於政府的種種不作為相當的惱火,甚至在現場發作,揮舞著拳頭,指著普京的鼻子痛斥,嗓子都喊啞了。現場的普京,與現今大家喜聞樂見的目光如鯊的霸氣「大帝」判若兩人,他防禦性地蜷縮在講台上,表情拘謹,說話聲溫和而遲緩。此時,普京正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巨大壓力。

實際上,除了剛上任的普京的確經驗不足,缺乏危機公關意識外,事故初期選擇性的隱瞞和掩蓋,官僚主義橫行,不願接受外援,也是蘇聯的一貫作風,俄羅斯傳承下來不足為怪。比如,冷戰時期的「共青團號」潛艇,也是被蘇聯高層出於「大局考慮」和保密需要,硬拖成了艇毀人亡的慘劇。

而此次的「庫爾斯克」號,是俄海軍新型主力戰略核潛艇,代表著俄潛艇的最高境界,涉及海軍多項核心機密,一旦接受外國援助,尤其北約等西方國家的介入,就等於將自己的戰略海軍與核心技術向潛在的對手敞開了胸懷,讓北約各國們盡情看個夠。那麼,之前的努力就白忙了。一邊是人命關天,一邊是國家戰略和軍事機密,很是糾結。這也是普京和俄羅斯高層反應相對遲緩的重要原因。

庫爾斯克號的沉沒——普京的至暗時刻

關於庫爾斯克事故的原因,至今俄羅斯政府還沒全部說清楚。搞得十幾年來演繹出了多個版本。甚至分析認為,「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可能是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給擊沉的;還有記者有模有樣的調查完以後,做出個大膽的」猜測「——核潛艇內曾發生了嘩變!

不過,最有據可考還廣為認可的解釋是」魚雷爆炸說「——潛艇上的魚雷零件故障導致易燃體泄露,最終釀成了爆炸事故。在後來國際救援隊漫長打撈過程中(普京在5天後,才接受外國主動提出的援助建議),救援和打撈人員也證明了這種推測。

次年10月,俄羅斯開始了對庫爾斯克號的打撈行動,為此,俄政府撥出了1.3億美元的專款,這比整個北方艦隊的年度預算還要多。

據後來的現場推測,爆炸後,大部分官兵喪生,但還有23人繼續活了將近4個小時。期間,他們被困於艦尾的一個隔艙內。一位名為德米特里·科列斯尼科夫的軍官設法在燈光漸熄之際草草寫下最後的航海日誌。

當潛水員將科列斯尼科夫的遺體從殘骸中打撈出來時,在其口袋中發現了這篇日誌以及一張寫給家人的便條。他寫到:「第6、第7和第8隔艙的所有人員均已轉移至第9隔艙……這裡一共23人……沒有人能夠出去。」

打撈人員發現,這23位忠於職守的水兵,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關閉了核反應堆,從而避免了核反應堆溫度升高,導致更大災難爆發。最終,他們氧氣耗盡,活活的憋死在了」鐵棺材「裡面。

對於這23為官兵的死亡,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言論宣稱,普京要負主要責任。他們認為,如果普京在第一時間接受了國際援助,配備著先進設備的西方救援人員,是有很大機會救出這些在艦尾絕望困守水兵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