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願作一棵守望天路的駱駝草」

「願作一棵守望天路的駱駝草」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張放?劉一波?陳早揚

主人公心語:保千里天路暢通,讓基層官兵滿意,是我不變的追求。

——湯文亮

五一假期剛過,青藏高原某小站狂風肆虐、沙塵漫天,一輛軍列在此整裝待發。

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某軍事運輸投送調度中心軍代表湯文亮戴上口罩,頂著風沙認真檢查每台車輛裝備的固定情況、停放位置。兩小時後,軍列鳴笛遠去,湯文亮佇立道旁敬禮送別,一陣黃沙揚起,把他融進高原的底色。

湯文亮紮根高原、守望天路已經36年。一次,某部進行鐵路裝載,湯文亮發現一輛輪式車輛裝備停放在平板車上的位置偏左了幾厘米。當時裝備已經完成捆綁固定等工序,部隊領導說:「稍微偏了點,沒什麼大礙,將就一下吧。」但湯文亮卻嚴格堅持標準:「裝備重心不居中,彎道上一邊力矩增大,可能產生位移甚至擺動,安全隱患很大。不調整到位,軍列絕不能出發!」最後,該部官兵和湯文亮一起對裝備重新定位、捆綁、固定,才得以發車。

幾個高原常用駐訓地遠離城市貨運場站,官兵駐訓期間,鐵路機動卸載後要進行公路轉運,過程費時費力。湯文亮和同事們研究後提出,可利用駐訓地附近的無人值守車站進行卸載,減少中轉勞頓。但無人值守車站只有簡易的鐵道和站台,進行軍事裝卸載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經費。

當湯文亮提出這個大膽構想時,鐵路部門負責建設規劃的同志犯了難:「這麼大的項目,除了鐵路部門,還牽涉地方各級政府,立項很難,等一等再說吧。」

部隊訓練等不起!湯文亮立即著手對幾個無人值守車站進行勘察,採集地質、海拔、水文等數據,為立項提供科學依據。

一次,湯文亮帶車到海拔4000多米的某無人值守車站現地勘察時,突遇大雪,半天時間積雪已將路基完全掩蓋。他和駕駛員以每小時10多公里的速度緩慢前進,走一段就下來看看路基……5個小時後,他們才得以脫困。

經過不懈努力,湯文亮拿出了一份翔實的項目建設可行性報告。他帶著報告往返於北京、西寧,奔走於各個鐵路建設項目論證會,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該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他的執著努力下,兩個無人值守車站改造項目順利立項並於去年完工,部隊赴高原駐訓往返機動時間大大縮短。

36年來,湯文亮先後執行鐵路運輸保障任務500餘次,完成高原鐵路軍運押運方艙研製、無人區間熱食供應保障等20多項工作創新。雖然霜染雙鬢,但湯文亮總是說:「只要軍事運輸任務需要,我願作一棵守望天路的駱駝草,在高原上一直奮鬥下去。」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給五年後的自己寫封信:戎馬一程,歸來仍是少年
一線調查:基層減負如何落到實處?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