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深度獨家 I 火山口上的茅台

深度獨家 I 火山口上的茅台

電視劇《洪武大案》戲到尾處,年老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嘆了一口氣:反了一輩子的腐,怎麼還是有呢?」

同樣,12年來,茅台集團內部已是第四輪高管因涉嫌違法被抓捕,且個人擔任的職務越來越高,乃至曾攬集團董事長、股份公司董事長於一身。茅台集團屢出腐敗的根兒在哪兒?

5月22日,茅台集團的前任領導人袁仁國被「雙開」(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緊接著,5月23日晚,最高人民檢察院權威發布了這一地方大型國企、一直在資本市場被高度關注的茅台酒締造者——茅台集團黨委原副書記、原董事長、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貴州茅台,600519.SH)原董事長袁仁國涉嫌受賄,日前已由貴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逮捕決定。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一記重拳,終於讓一年多前那個周日,貴州省委組織部部長李邑飛深夜「造訪」茅台緊急換帥有了明確說法:袁仁國確實出大事了!

彼時,袁仁國還被叫做「同志」,直至今年5月5日,他被免去貴州省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乃至省政協委員職務時。

深度獨家 I 火山口上的茅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5月22日,貴州省紀委通報,袁仁國把黨和人民賦予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權當作個人和家族謀取私利的工具,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且在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十分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這並不是茅台集團周圍第一次風聲鶴唳。袁仁國之前,貴州茅台集團及子公司貴州茅台高管落馬已多達三位:原貴州茅台總經理喬洪、原茅台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房國興,原茅台集團黨委委員,原貴州茅台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譚定華。

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是這四位入牢者的共性;「家族式腐敗」,是紀監部門對袁仁國腐敗方式的總結。10多年前出事的喬洪,同樣涉及其妻、其弟、兒子和茅台之間的涉嫌牟利。

在高速公路修好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去距離貴陽350多公里的「山凹凹」茅台鎮,常常要堵上整個白天乃至一天一夜的車。由於早年交通閉塞,鎮上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在茅台集團,一個家庭甚至有多個成員在茅台酒廠上班。1956年10月1日出生的袁仁國最早住在仁懷茅壩後山。1970年代上半期,茅台酒廠連續十幾年虧損,18歲的袁仁國以知青招工的身份進入茅台酒廠。喬洪家族,袁仁國家族,都不是個案。

「內部人控制」現象未決的茅台集團,正坐在火山口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反腐至今,供需有著巨大價差的茅台酒配額制依然存在,而茅台集團的外部監管和激勵環境依然有待改善。

「特殊商品」

貴州省紀委通報中指出,袁仁國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將茅台酒經營權作為拉攏關係、利益交換的工具,進行政治攀附,撈取政治資本;大搞權權、權錢交易,大肆為不法經銷商違規從事茅台酒經營提供便利,嚴重破壞茅台酒營銷環境。

賣茅台酒能賺取暴利,連茅台集團的原董事長都不惜參與進去。

這不得不說到茅台酒的價格「雙軌制」和商品配額制。

深度獨家 I 火山口上的茅台

在消費升級和市場的飢餓營銷下, 2018年初,茅台酒的出廠價從819元提升至969元,500ml裝的53度飛天茅台酒的終端定價從1299元/瓶提至1499元/瓶。

1499元,是貴州茅台廠家要求各省自營店的標價和對經銷商專賣店要求執行的市場終端價。

除了廠家要求的市場價1499元外,53度飛天茅台酒還有一個根據供需關係形成的市場價。春節後,飛天茅台酒各地告罄,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4-5月走訪北京和重慶兩地商超、專賣店,了解的價格大致是1900-2400多元。

5月22日,白酒知名專家晉育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事實上,53度500毫升的飛天茅台酒還不止「1499元」和「2000元」這兩個價格。

經歷過2012年因限制「三公」消費帶來的白酒行業調整後,飛天茅台酒出廠價在819元時,曾降低經銷商門檻,按進貨價格999元發展過一批新的經銷商。和819元相比,這批貨的進貨價溢價22%。那麼,當2018年初茅台酒出廠價恢復提升至969元時,按說原先按999元進貨的經銷商也應該有一定溢價比例的新出廠價。

就按969元的出廠價計算,經銷商按1900元每賣出一噸茅台酒,到手的差價足足200萬元。

此外,自營店按廠家標價1499元的這部分貨和2000元的市場上的貨之間,還有500元的價差。按一噸茅台酒2124瓶計算,又是100萬元的新利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重慶暗訪茅台酒市場時發現,在價格雙軌制帶來的利益誘惑下,曾發生過自營店的酒被經銷商買走後,加價倒賣的現象。

價格雙軌制原本指同種商品國家統一定價和市場調節價並存的價格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糧食價格及生產資料價格。這是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的特殊產物,在我國基本和重要物資未達到極大豐富時曾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在改革開放初期產生的「官倒」、「倒爺」表明,當供需關係緊張時,這種「特殊商品」高企的市場價便有了尋租空間。

「供需矛盾造成的茅台酒的紅利期不會始終持續下去。再過三年,也就是2022年,當茅台酒的年產量到6萬噸左右極限時,那時的產能是現在的兩倍,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茅台酒的市場緊缺程度。」晉育峰說,何況如五糧液、國窖、洋河等高端品牌也在試圖縮小和茅台酒的價格差距。當物資沒有那麼緊缺時,價格雙軌制自然失去了倒買倒賣的機會。

他進一步分析認為,被廠家對市場終端價實行計劃指導的茅台酒之所以成為了稀缺商品,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消費升級和消費者的高度信任帶來需求與日俱增;二是多年來在茅台品牌建設、故事傳播和品牌公關背景下的不斷提價;三是茅台酒受產能制約的客觀因素。

出資人監管和激勵不到位

「出資人的監管不到位是造成茅台集團高管屢發腐敗問題的又一個根源。」晉育峰說。

除了袁仁國被免職,一年多來,茅台集團被調查和帶走的人接連不斷,包括傳聞中的貴州茅台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永。這家貴州最賺錢的企業,一直坐在火山口上。

一系列的人事調整伴隨工作組進駐、違紀調查、子公司工作暫停等進行著,茅台集團和子公司貴州茅台度過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去年9月20日,茅台集團通過官網對外通報調整了72名同志、提拔任用了180名同志。此前,除李保芳任集團、上市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肩挑外,加上退休人員,集團的重要領導職務大面積換血。

深度獨家 I 火山口上的茅台

坊間早有傳聞,2015年8月,把在貴陽工作的李保芳從貴州省經信委主任位置調至茅台鎮,任茅台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對袁的未來走向及處置來說,寓意深遠。 同年調來茅台集團的還有原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焱,貴州省紀委派駐貴州省統計局紀檢組組長卓瑪才讓。

對企業重要領導人的免職前後,造成如此重大的人事變動,晉育峰指出,中紀委的事前監管顯得更重要。據他了解,中紀委對中直單位、國務院所屬部局全面派駐人員,他建議央企和地方大型骨幹企業除企業內部的紀檢部門外,也應實行外部派駐,即由中紀委或省紀委部門在企業內部設立常駐部門或人員。

此外,在幹部選拔和任免程序上,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鬍曉登曾早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政府由於習慣了對國有傳統企業的人事安排,在上市公司人事任免上往往公開性和透明性不夠,客觀上給上市公司造成了被動。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孫健敏也曾發表觀點:行政機構不具備企業董事會的職能,因此其行為不能成為董事會的行為。有的行政機構主導國有企業的接班人安排,很可能沒有通過外部公開招聘,而是根據推薦從內部培養接班人,這容易造成內部人控制,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但在白酒國有上市公司里,由政府主導的人事安排延續至今。袁仁國曾在長達7年的時間裡,既是茅台集團也是貴州茅台的董事長。除了茅台集團,五糧液集團和瀘州老窖集團等都是由四川省委組織部或瀘州市委組織部安排一把手,有的安排還涉及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層面。

如今,李保芳也是集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貴州茅台董事長兼代總經理五職於一身。去年5月,在他接替袁仁國任茅台集團董事長時,茅台集團黨委會會議通過了五大管理委員會(市場營銷布局管理委員會、重大投資審查管理委員會、品牌管理委員會、品牌宣傳和公共關係管理委員會、生產性物資保障管理委員會)的組建方案。會議要求,五大委員會按照「只作決策性參考、不作決定性意見」的原則,分清職責許可權。最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科學決策,防止權力過於集中滋生腐敗。

該會議對黨委會、董事會和經理層會議間的權責關係進行了闡釋:黨委會主要就是議大事、定大事,不討論具體工作。黨委會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

非常時期,五頂帽子集於一人的人事任命方式讓茅台集團不得不用「五大委員會」來分而治之,但決策的效率和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在茅台集團為貴州省經濟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政府部門對該集團和貴州茅台中高層的股權激勵卻遲遲沒有推進。

在高管薪酬上,貴州茅台和去年實行了員工持股的五糧液相比,相距甚遠。

4月28日,貴州茅台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2017年度企業負責人薪酬情況公告引起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公告披露,貴州茅台副總張家齊稅前報酬合計為64.65萬元,扣除社保、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後,他的報酬為50.48萬元。公告還顯示,他在關聯方領取的稅前薪酬為無。

這個薪酬,僅為現在茅台酒經銷商多賣一噸茅台酒賺取差價的1/4。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