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聽王雷泉教授解讀讓惠能大師開悟的經典名句

聽王雷泉教授解讀讓惠能大師開悟的經典名句

2019年5月22日,王雷泉教授應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邀請,來寺繼續講解《金剛經》。第三講的主旨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靈的自由與擔當。

信解實相與心靈自由

王教授首先以第十二品闡明《金剛經》所在之處,不僅是佛存在之處,諸大阿羅漢與菩薩等賢聖弟子們也與佛同在,尊貴顯要,值得世人尊敬崇拜。

隨後王教授解釋了第十三品的內容:此品確定了《金剛經》的經名,並點明應當以真俗不二的方法來理解、受持此經,也即「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接著王教授重點講述了《金剛經》第十四品,這一段經文的內容是說須菩提聽說《金剛經》後,發現自己以前悟到的並非大乘的境界,空得「慧眼」而沒有領悟到「真空無住」的實相之理,因此涕淚悲泣,頓時領悟「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王教授解釋到此處「信心清凈」中的「清凈」即是無相,而這個「相」又表現為我們的認識對象,即六境,也稱為六塵。因為人很難擺脫外在的誘惑,所以要通過佛法做減法乃至除法,來消除六塵對我們的誘惑、消除一切我們主觀、扭曲的思維強加給實相的所有附加名,從而不住六塵,遠離戲論,還事物的本來面目,讓心清凈。

當我們真正把握了實相,內在的心靈自然清凈,所以真正的信心,就要信解《金剛經》所呈現出來的文字般若,進而從聞慧和思慧進入到修慧層面,起觀照般若,我們才能證得實相,也就悟得了實相般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一心清凈。

當實相現前的時候,也就證得了法身,然後一層層剝離微細的我執與法執,一層層深入到實相,對實相認識的越深刻,菩薩的果位也就登地越高,從而層層位登聖地菩薩之位。故下文緊接:「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王教授指出,對般若空性的法門,能做到「不驚、不怖、不畏」,那麼就能對般若的思想信解受持,一肩擔起弘揚佛法的使命,這樣的人當然甚為希有。

為詮釋「不驚、不怖、不畏」,王教授引用了江味農《金剛經講義》中的解說:「不驚」即是信;「不怖」即是解;「不畏」即是受持。他說江味農居士從思想史角度,分析對般若的驚疑怖畏在於佛理未能貫通,誤生分別法執,不達般若之真實義。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現場,王教授以第十四品中佛陀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以及五百世作忍辱仙人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才是真正的忍辱波羅蜜——

就世俗意義來講,認為有東西可以忍,前提是肯定有不滿意的人和事,然後把不滿意的事物接受下來,其實內心經過掙扎,才讓自己去忍受。

而從勝義諦角度來講,菩薩是以三輪體空而行安忍:無能辱者、安忍對境怨敵、及安忍本身。與無住離相的般若相應,才稱為忍辱波羅蜜。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段經文是承上啟下,前面須菩提所言,「離一切相則名諸佛」,是從證果的角度而說,明離相乃得大有成就。接著說第一波羅蜜及忍辱的理事不二,是從修因的角度,明應離一切相以修六度。

此段經文,則歸結到應離一切相而發心。從本源上點明,發心乃起修之因。

隨後,王教授又通過《金剛經》前周與後周的差別,由淺入深地說明大小乘一切賢聖果位,皆以所證空性的深淺而呈現差別。以無住為宗要,破對外在境相的所執,接下來破內在分別心的能執。

王教授又借第十七品中當年佛陀身為儒童菩薩時,布發鋪泥供養燃燈佛的典故,說明經過前周般若道和後周方便道修行,不斷由粗到細的斷惑去執,才能證得如來法身。

最後,王教授教授講述了菩薩道的極致,即要以無住離相的智慧,實現菩薩三大使命:成就法、報身,成熟眾生,莊嚴佛土。

本次講座,用三個多小時,講述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信解實相與心靈自由;二、前周與後周的差別;三、遠離微細我法二執;四、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在接下來的覺群人生講壇中,王雷泉教授還將繼續為大家帶來《金剛經》的精彩導讀,敬請關注!

《金剛經》導讀

大乘佛法要義

《金剛經》第一講內容回顧

《金剛經》第二講內容回顧

2019年5月22日 19:00--21:00

2019年6月5 日 19:00--21:00

主講人:王雷泉教授

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宗教學原理、佛教哲學史、佛學原著選讀、中國佛教史專題、禪學研究等課程。

著譯有《摩訶止觀釋譯》《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卷》《禪與西方思想》《禪宗與精神分析》《中國佛教的復興》等書。

編輯 | 遠山

攝影 | 曉峰

責編 | 二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最愉悅、慈悲的驅蚊方法,讓你輕鬆過夏天
佛陀聖誕吉日 倒計時三天!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