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旗子弟晚期腐敗,清政府想過振興么?這事皇帝說話都不太好使

八旗子弟晚期腐敗,清政府想過振興么?這事皇帝說話都不太好使

清朝末年,滿清在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之後,滿清貴族和政府都對於西方的軍事武力有了非常充足的認識,那麼清政府真的想過想要重振八旗軍隊么?當年洋務運動,依仗的是漢人的湘軍,而之後的北洋水師也是李鴻章的半個私人武裝,哪怕是當年同治中興,興的也是漢人的軍隊,那麼他們自己的八旗軍隊真的就沒人管么?

其實真的要說起來,清政府一直都在嘗試振興八旗,只不過每一次都失敗了。滿清在太平天國之後沒有放棄重振八旗,但是他們始終不敢讓他們作為重振之後的主力部隊。一個原因是因為清朝皇帝和慈禧在內部對於八旗整體就已經喪失了行刑,而其次就是因為八旗這個制度本身就存在問題,尤其是入關之後,這個制度就成為了他們滋生慵懶腐敗的溫床,他們喪失戰鬥力不是身體素質不行,而是精神上面不行。

八旗是一種兵農合一的舊時代制度,發展到滿清入關以後,出現了漢軍八旗、滿族八旗和蒙古八旗,不過其中漢軍八旗因為最開始都是僕役,所以等級低一些。八旗制度的腐敗,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而其中之一就是八旗子弟不需要勞動,而且可以定期獲得生活費,這就是他們腐敗的根本了,從整個社會層面上來說,當時小富即安就是罪主體的社會思想,所以他們也就這樣腐敗了。

在乾隆年間,八旗子弟的戰鬥力就已經非常低下,嬌生慣養的情況非常嚴重,乾隆當年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就開始下令整治,不過效果非常不好。於是在財政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他有主張消減八旗規模,讓戰鬥力不高的人主動出旗自己謀生。本來是個好想法,可是壞就壞在他沒有具體的標準,結果最後是漢軍八旗被大量裁員,而之後數量不夠,那些家族沒落的旗人就被踢出了八旗。最後,這次裁員導致人才儲備被破壞,然後讓貴族化更加嚴重,而八旗子弟,也開始完全沉淪在享樂之中。

八旗問題並不是一個在清朝能公開討論的問題,對於清政府而言,漢族官員要是提出了八旗的弊端,就會受到滿州官員的圍攻,然後開始使用滿漢之辨對其圍攻,甚至讓皇帝一刀砍了這個官員。所以對於皇帝來說,八旗是不能公開討論的話題,只能是他自己去思考。而且八旗問題實際上也只有皇帝一個人有決策權,滿洲的親貴中,也只有恭親王這樣的人能意識到霸氣的現在情況,耗費巨資百無一用的評價也只有他們這種明白事理的人說得出來。

但是這些有識之士也是不敢太多的去討論八旗的智力問題,畢竟這是清政府管控國家的基本,八旗雖然水平不高吧,但是他們擁有各種親戚關係,所以他們擁有更好的進言渠道,所以就算是親貴表示應該整頓八旗,最後也會被眾多的滿洲貴族反對,然後被指責動搖國家的根基,而且最倒霉的是,這些反對的人還或多或少有些皇帝血緣,他們說的話皇帝還不能不聽,所以八旗的問題,即使是親貴想改革,他們也未必敢真的提出來。

所以真的要說起來,八旗問題就是清朝皇帝一個人的問題,只有他有能力去分析判斷這個問題,然後提出他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可是在近代歷史上,中國偏偏是內憂外患,清朝皇帝和慈禧都不會去觸碰這個事情,他們心中其實也明白,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清政府的瓦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麻辣拌 的精彩文章:

嘉靖真的是一個昏君么?他雖然懶的不上朝,但卻真正懂得帝王之術
兩廣總督的權利多大?為啥在一些歷史劇中,他們往往比皇帝還橫

TAG:歷史麻辣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