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老蔣當年抗日是被逼無奈,那麼他是否是真心抗日的呢?

都說老蔣當年抗日是被逼無奈,那麼他是否是真心抗日的呢?

眾所周知,九一八事件爆發之後,東北軍沒放一槍一炮,就把東北地區拱手讓給了日本人,這其中,張學良自然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但是用他的話來說,自己也是聽從命令,不是他不想抵抗,而是上級不讓他進行抵抗,而這個上級是誰,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如此一來,才有了後來的西安事變,在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聯手之下,成功軟禁了老蔣,逼迫他和我黨部隊進行聯合,進行積極的抗日行動。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世提起老蔣的時候,總說他不是真心抗日,完全就是被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那麼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老蔣的抗日行為,到底是否出於真心呢?

事實上,九一八事件爆發之後,老蔣欲通過「和平」來推遲戰爭,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對日抗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於中國目前的力量尚且不足,還不足以正面擊退日軍,我將盡全力拖延時間」。

顯然,老蔣的這種努力,是具有拖延時間,推遲戰爭的目的。因為那時候,中日之間的差距是事實,不過他顯然是過高估計了日軍的實力,也嚴重低估了我國的抗戰力量,更加不懂人民戰爭和敵後戰爭。這才是他長期畏戰、避戰的主要原因,而不能說他不是真心抗日。

九一八事變之後,老蔣就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制衡日本,其主要手段就表現在外交之上。他先是和蘇聯改善邦交關係,二是和英法等國家進行聯繫,三是聯合美國一起制約日本。而他在運用外交手段的同時也深知,一個國家首先要自強,在發展各國關係的時候,更是要堅持自主。

再後來,老蔣更是從「安內」為主逐漸到「攘外」為重。他開始逐步加快了國防建設,這以後,不斷的下達備戰的指令,比如說在長江沿岸構築防禦工事,建立防空、航空、通信、等等生產基礎。

一九三七的時候,我們國家全國各地,已經建造了各種機關槍掩體、小炮掩體、觀測所、掩蔽部等,各類工事超過三千個,而這一切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老蔣真的是在認真的準備抗日戰爭了。

總的來說,老蔣雖然在對日問題上步步退讓,但是同時他又以勾踐卧薪嘗膽的精神,激勵自己,進行抗戰準備,加緊國防建設,雖說其中有一定被逼無奈的成分,但是總的來說,他抗戰還是真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手冊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有兩個中國人讓日軍恨之入骨,他倆都把日軍騙的團團轉
張居正為大明江山,活活累死,為何他死後仍遭到了萬曆皇帝的打擊

TAG:歷史的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