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假如漢武帝沒有獨尊儒術,而是尊墨家,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假如漢武帝沒有獨尊儒術,而是尊墨家,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如果當初我選擇另一條路,結果會不會不一樣?這是當我們面臨困境或是結果不甚如意的時候,常常會做的假設。那麼徜徉在歷史長河中,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假設猜想呢?假如當年漢武帝沒有獨尊儒術,而是尊了墨家,該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問題來了,要想回答這個終極問題,首先應該搞清儒家、墨家是何流派;其次,獨尊儒術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最後,如果換成了尊墨家,又會有何有趣現象?

儒家又稱儒學、儒家學說,其代表人物是孔子,自春秋時創立後逐步發展為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孔子的思想又分為三大板塊:仁和禮、天命觀和教育的思想與方法。

武帝執政之前,西漢已經經過了「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漢帝國已經進入全盛時期。之所以漢武帝選擇獨尊儒術,政治上是強化專制集權的需要;經濟上是利於國家統制;最重要的一點,董仲舒大力提倡新儒學,提出了大一統主張,並以天人感應、陰陽五行為基礎,論證了「三綱五常」的合理性與永恆性,在這一點上,董仲舒的論述符合了統治者的心理需求。

由此,儒家學說成為了官方統治學說。范文瀾、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九節有說道:「孔子學說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學派總能適合整個封建時代各個時期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來。」儒家學說並在此後的數千年里,經過起起落落,最終發展壯大,獨樹一幟!

直到今日,孔子學堂已經遍布海外,學習孔子學說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那我們再來看看墨家是何方神聖?墨家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其主要思想是「兼愛非攻」,墨家的發展經過了前後兩個時期。這是一個組織紀律嚴明的學術團體。

鑒於墨家的團體屬性,如果漢武帝選擇了尊墨家,可能就會出現以下情況:歷史上著名的三次反擊戰爭就不復存在,衛青、霍去病的英名就不會名垂千史,人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互相友愛、人間太平,這是可能存在的美好一面。

但與此同時,因為墨家強調非攻,於是邊疆來犯,步步緊逼,本著和平談判的原則,只有招架之功的漢朝是否還會繼續存在都不好說,也許富裕卻備受欺凌的宋朝就是西漢的最好模板。至於還有沒有現在的繁榮盛世,漢武帝又該是何種身份就很難說清了。不過,歷史不會重來,任何存在的另一種可能也無法用現實來考證了。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歷史是經過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一步步走過來的,它當初在岔路口選擇的每一條路都自有道理。我們要做的不是假設歷史,因為如今社會就是歷史最好選擇下的狀態。我們要做的是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振興中華,才是當務之急!唐太宗李世民尚且懂得:「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今人豈能落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如果德國沒有發動二戰,希特勒會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嗎?
二戰時期,狂熱的日本女性是如何支持戰爭的?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