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兄弟頭上一把刀,梁山第二軍師無奈出逃…

兄弟頭上一把刀,梁山第二軍師無奈出逃…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陝西華陰縣的史進怎麼也沒有想到,對方就這麼冷不丁的給自己跪下了。

不至於吧?

怎麼說對方也是手下有幾百小弟的一方黑老大啊?

喂!夥計!咋回事么?

這是做甚呢?

餓還木有動手呢?

01

少華山公司是個外來戶

少華山地處陝西華陰縣,東距著名的西嶽華山很近,由於山勢低些,名氣小些,就稱為「少華山」。

大宋徽宗年間,安徽人朱武、河北人陳達、山西人楊春三人,都因躲避官司而先後潛逃到了少華山。

朱武是個文化人,陳達、楊春兩個都是武夫。

朱武認為三人這躲來躲去的也不是辦法,就決定合夥註冊個公司在少華山長期發展。

為什麼選在少華山?

因為朱武發現大宋政府對少華山一帶根本就沒有納入監管,附近農戶不少,而且來往西嶽華山的四方香客又多,很適合打劫。

人活著,首要任務就是生存。

既然要生存,那就得做點事。

於是,公司就這麼開張了。

憑藉著朱武的謀略和陳達、楊春的蠻力,公司前期發展的不錯,不但聚集了六七百號員工,而且積攢下不少資產。

大家朱總、陳總、楊總的叫著,小酒喝著,小日子美著。

嘁!

外來戶怎麼了?

只要有理想,哪兒都是天堂。

不過,作為公司帶頭人的朱武,還是敏銳地首先嗅到了一絲生存危機。

危機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公司收支不平衡。

這幾年企業發展壯大了,各項開支也很大,而生意卻明顯不好做了。一方面,附近的農戶本也不富裕,幾輪「掃蕩」後,基本乾淨了。

另一方面,隨著公司的名聲傳播,四方香客也有了防備,「設伏」的成功率已經很低了。

第二,地方豪強開始崛起。

前幾年,少華山一帶一直沒有地方勢力,所以公司也就沒有競爭對手。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山下的史家村湧出了一個「九紋龍」龍哥。

這位龍哥一身紋龍一身好本事,不但任性而且公開要和少華山公司作對。

自古道「強龍不壓地頭蛇」。

可是,自己若是強蛇而對方卻偏偏是地頭龍呢?

那可咋辦?

公司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得走得更遠。

要去縣城「掃蕩」,就要經過史家村。

任性的龍哥會答應嗎?

公司是外來戶,與地方勢力若是搞不好關係,就很難長足發展。

可龍哥會合作嗎?

這兩個問題困惑著朱武。

好吧,還是開個公司高管會吧。

會上,朱武擺出了自己的困惑。

副總楊春外號叫「白花蛇」,對龍哥很忌諱,就提出「交近攻遠」的辦法。

副總陳達外號叫「跳澗虎」,對此卻不在意。

陳達說:不就是個龍哥嗎?直接干他不就完了?什麼九紋龍,說不定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泥鰍!

陳達一拍大腿又說:得嘞,哥幾個先喝著熱茶,待茶溫未涼時,我擒龍就回!

朱武和楊春一對眼:呵呵,去試一試也好。

說不定真是泥鰍呢?

說走就走!

陳達帶了幾十個小弟就沖向了史家莊。

02

朱武的智慧

上了年紀的人對年輕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小子!老子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父母對子女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孩子,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有道理嗎?

有道理又不是全有道理。

對嗎?

對又不全對。

橋是橋,路是路。

橋是過河的,橋下有水,人掉下去可能會沒命。

路是堅實的,路下面是地基,大不了也就是摔上一跤,還有機會再爬起來。

鹽是鹽,飯是飯。

鹽是調味的,飯里無鹽,仍可充饑。

可若是無飯,單單有鹽,會餓死人。

不過,橋和路都是相通的。

沒有單有橋沒有路的橋,有,那也叫斷橋。

同樣,鹽與飯也是相輔相成的。

光吃飯不吃鹽,不僅沒有味道而且會沒有力氣。

所以,說出橋和路、鹽與飯這些話的人,都是年長的一方說給年幼的一方聽的。

其潛在的含義是:我社會閱歷多,我社會經驗多,我見過聽過的事和人也多,你年輕,不明白的還很多。

所以,年紀輕輕而且任性的史進對很多事情也不明白。

比如,恩師王進的執意離開自己;

比如,眼下跪在自己跟前的朱武和楊春。

在史家莊有吃有喝有錢花,王進為什麼還是走了呢?

陳達是被自己抓住了,可那也是搏鬥之後的成果。

這朱武和楊春為什麼還沒動手就跪倒了?

是害怕嗎?

史進很迷惑。

史進問道:夥計,你這是想弄啥咧?

朱武說:龍哥,我們不想弄啥,來求死而已。

史進覺得很奇怪。

朱武接著對史進說了一段話,表達了四個意思:

我們哥仨都是被官府逼迫的草民,不得已才到此求生髮展(言外之意:我們都不是壞人);

我們效仿桃園劉關張結義盟誓同生共死(言外之意:我們都是重情重義的好漢);

我們敬佩英雄,尤其敬佩龍哥這樣的少年英雄,從不敢冒犯,能倒在龍哥這樣的英雄刀下無遺憾(言外之意:史進你可是大英雄啊);

陳達不聽勸阻冒犯虎威被擒,我們願意兌現誓言共赴黃泉順便再以此壯大龍哥威名(言外之意:我們都是鐵血男兒就請拿我們的血來築就你的輝煌吧)。

師父王進走了,父母也都病逝了,年少的史進哪裡明白這裡面一個又一個的套路?

所以,被戴了一頂又一頂高帽的史進蒙圈了。

是呀,他們重情義餓又是英雄,劉關張都弄出來了,讓餓咋還好意思下手?

於是史進撓撓頭說:既是這樣,餓就放了陳達和你們吧。

朱武流著淚說:我就知道龍哥您這樣的英雄一定會這樣做。

但是——不行!

史進道:咋著?放了你們也不行?

朱武繼續流著淚說:不行啊龍哥。您今天放了我們不當緊,以後要是被官府知道了,就和我們同罪。我們死了不當緊,由此連累了龍哥我們兄弟三人死也難瞑目!請英雄把我們殺了或者送官吧!

史進被感動了。

同時也被套住了。

是呀,餓要是這樣做還是英雄嗎?

接下來,朱武楊春就被豪氣沖雲的史進請進了莊園並擺下酒宴,最後酒足飯飽並全被釋放。

回到公司辦公室,楊春道:武哥,還是你的妙計高啊!

朱武淡淡的說:對付九紋龍這樣的人,不能用蠻力,要用智慧。

陳達說:哥,接下來呢?我們既然已經和龍哥扯上關係了,是不是就可以干大事了?

朱武搖搖頭說:哪裡!這關係還差得遠呢。如今我們少華山與九紋龍只不過是認識了,充其量也就算是個熟人。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拉九紋龍進入我們的公司。

楊春說:哥,那史進會肯嗎?

朱武笑了:呵呵,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陳達有些疑惑:武哥,咱們為什麼非要拉史進入伙呢?

朱武嘆了口氣道:

唉,還不是為了讓我們少華山以後能有更好的發展。

有史進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將來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我們沒得選!

怎麼能夠成為朋友呢?

朱武決定從送禮開始。

03

小人物推了龍哥一把

小人物身份一般都很卑微。

平時,你可能都不願多瞧他一眼。

可是,小人物若是去了「物」字,就只剩下「小人」倆字了。

任性的史進是很看不上小人物的。

但恰恰是小人物悄無聲息地推了史進一把。

幾日後,朱武派人在深夜給史進送去一份厚禮——三十兩黃金。

月明星稀,四下無人。

史進推託了幾句,收了。

又過了幾日,朱武再次派人在深夜給史進送去一份厚禮——一箱珠寶。

史進推託了一下,又收了。

收了兩次禮的史進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想:少華山連番給餓送禮,餓若是不回點禮,豈不顯得小氣?

他派手下心腹準備了三件紅錦袍和三隻肥羊作為回禮送給了少華山。

朱武收到史進的回禮,笑了:呵呵,有來有往了,這關係看來要牢固了。

那還等什麼,繼續送!

從此,少華山和史家莊便開始了禮尚往來,任性的史進與違法犯罪分子朱武等人成了朋友。

中秋節前夕,史進更是盛邀少華山的三位老總前來賞月赴宴。

結果,就出事了。

事兒,是兩個小人物搞出來的。

史進派手下小人物王四去少華山送信,王四在少華山喝多了。

喝多了的王四揣著朱武的回信在返回途中酒勁上來,倒在一片林子里睡了。

不曾想,被另一個小人物撞到了。

這個小人物是華陰縣的獵戶李吉。

前幾日,李吉去史家莊找朋友喝酒,恰好遇到史進。

史進看到李吉不屑的說:小子,你到餓莊上來作甚?踩點嗎?

李吉一個獵戶愣是被史進當作毛賊,很是不爽。

但李吉怎敢和龍哥叫板。

所以只得低三下四的討好史進並說明自己的來意。

史進瞧著眼前一副熊樣的李吉,翻翻眼又說:最近也不見你來餓莊上賣野味,啥意思嘛?莫不是看不上餓史進?

這話就是顯得欺負人了。

一個卑微的小人物,你懶得理他也就算了,幹嘛非要捉弄人家呢?

李吉又是磕頭又是作揖,心裡甭提多窩火了。

但窩火又能怎樣?

人家是龍哥,惹不起呀。

王四如今醉倒在樹林的情形,恰巧被捕獵的李吉撞到。

李吉不但認出了王四,而且看到了王四掉在地上的「錢包」。

打開一看,不但有錢還有一封信。

粗通幾個大字的李吉拆信一看,頓時又驚又喜。

驚得是寫信人是官府通緝的朱武,喜得是史進竟然是朱武他們的同夥。

證據啊,證據!

你史進原來是個通匪的賊人啊!

勞資正愁奈何不了你這個壞東西呢,這下好啦,能出口惡氣兼領取官府的賞金啦!

李吉帶著信就去了華陰縣報警。

王四呢,酒醒後發現錢包丟了,朱武寫給史進的回信也不見了。王四就想:回去要是實話實說,不但會失去史進的信任,而且自己極有可能會被開除公職。

所以呢,不能說實話。

於是,小人物王四就隱瞞了這一切,編了一段謊話糊弄了史進。

所以,中秋節這晚,當史進和朱武等人開開心心吃火鍋時,大批的軍警也如期包圍了史家莊。

怎麼辦?

是拒捕反抗還是集體投降?

什麼是契機?

這就是啊。

朱武一邊暗自里叫好,一邊拉著陳達、楊春再一次跪倒在史進腳下說:龍哥,我們連累你了,把我們獻給警方請賞吧!我們哥仨要是皺一皺眉頭,不算好漢!

面對如此場景,任性的史進把心一橫,一咬牙,一跺腳道:說甚呢,夥計!來吧,操傢伙,餓和你們一起殺出去!

和強人做朋友、講關係還想獨善其身當良民,那是不可能的;

向小人物耍威風、薄情寡恩還想得到群眾保護,那也是不可能的。

禁軍教頭王進當初為什麼執意要離開史進?

因為社會經驗老道的王進早就看出了史進的任性。

他當初之所以離開東京就是避禍,而留在史家莊能避禍嗎?

所以,離開才是最佳選擇。

史進,從這一刻起,踏上了 「少年派奇幻漂流」。

04

勇氣和智慧引發的連鎖反應

殺出包圍圈的史進等人,逃到了少華山。

家園沒了,錢財也丟了,又背了命案,辛辛苦苦好多年,年輕的龍哥一下子就回到了解放前。

面對處於囧境的史進,朱武認為時機來了。

他說:龍哥,以後就領著大夥在少華山干吧!

我們敬你當老大!

史進卻猶豫了。

可能還有點後悔。

昨天,餓還是江湖英雄九紋龍,這一夜功夫餓怎麼就成了通緝犯?

昨天,餓還是威風凜凜的土豪史大村長,這一夜功夫餓怎麼就成了毛賊草寇?

世界那麼大,餓該去走走!

可世界那麼大,餓該向哪走?

想了想,史進想到了師父王進。

師父當初不是去了西北軍區投軍去了嗎?

餓師父一身好本事,說不定早就混上了師長旅長的,找到師父,餓好歹也能撈個團長營長乾乾吧?

去陝西!

朱武沒料到史進會作出這樣的任性決定,幾番勸說無果,只好說:龍哥,去外面轉轉也好。哪天要是覺得外面的無趣了,就回來。

少華山永遠是你的家,我們啥時候都認你這個老大!

於是,史進開始了尋師之旅。

可由於沒有手機導航,也沒有「擺渡地圖」,也不知道師父王進的具體去向,史進就無巧不巧的來到了渭州。

在渭州,史進沒有找到師父王進,卻遇到了一個影響了他人生大走向的朋友。

這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魯達也叫魯智深。

魯達,一個年富力強的大宋軍官,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歌女金翠蓮不惜拋開身家性命和個人前程打抱不平伸張正義。

魯達的豁達、豪氣和所作所為,都極大的感染和激勵了年輕的史進。他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的人生,並對「什麼是英雄」這個辭彙有了新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機緣巧合之下,史進又與經歷了人生坎坷的魯智深在瓦罐寺結下了生死之交。

後來,史進輾轉尋師無果,無處可去的他只好回到少華山。

在少華山公司的那一段日子,江湖上發生了好多事,史進自己也做出了一件大事。

可惜,沒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那般精彩。

事情並不複雜。

一日,山下路過一個被警察押解的犯人。

這位人犯之前是史進偶爾結識的一個外地畫家。

畫家帶著女兒玉嬌枝在華山採風,不巧遇到了華州賀太守來華山遊玩。

賀太守因垂涎玉嬌枝的美色就強行納妾。

畫家不從,就被賀太守利用手中職權把畫家弄進了大牢並刺配邊疆。

史進想到當初魯達義救金翠蓮的壯舉,當下就劫下畫家並決定好人做到底再冒險去殺了賀太守搶出玉嬌枝。

可是,史進卻嚴重低估了敵人的本事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結果就是——被抓獲。

少華山的老大被官府抓了,命在旦夕,這讓朱武等人很焦急。

三人就開會,議題是:龍哥被抓後我們怎麼辦。

茶水喝了三大壺,香煙抽了有三條,結果是——還需再議。

如果這時候少華山不是來了兩個人,恐怕史進的小命就懸了。

來的人是魯智深和武松,這二人帶著二龍山公司最近剛集體加盟了梁山。

魯智深在梁山覺得前途不錯,就想起了當初和自己有著過命交情的史進。

這次來少華山的目的就是邀請史進加盟。

聽完朱武絮絮叨叨的一番講述,魯智深急了:你們還在這裡不緊不慢地商量,我那史進兄弟可是等不及!得啦,洒家自己去一趟,你們繼續開會吧。

說完,魯智深說操起禪杖就走向華州。

這舉動,這勇氣,讓武松敬佩不已,更讓朱武等人汗顏臉紅。

啥是朋友?

魯智深這樣的人就是朋友。

當年為了保護髮配邊疆的林沖,他放棄了自己剛剛有點起色的綠色食品事業,全程自費護送;

而今為了營救身陷囹圄的史進,他不顧風塵僕僕不懼刀山火海敢於獨闖龍潭。

您可以把魯智深這種行為看作「腦殘」,也可以把他笑稱莽夫,但您不能不對明知不可為而為的魯智深肅然起敬。

真正的朋友就是敢於挺身而出而且敢於兩肋插刀。

儘管「魯而不莽」的魯智深選擇了「潛伏」和「暗殺」的做法,但救人行動還是失敗了。

失敗的結果就是在監獄和史進相見。

不過,魯智深卻向賀太守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洒家是花和尚,是梁山集團的。

這既是另一種勇氣也是另一種智慧。

接下來,因為魯智深的勇氣和智慧就引來了連鎖反應。

原因很簡單:

首先,賀太守可以不在乎小公司少華山,但不能不在乎大集團梁山。

其次,少華山可以不在乎史進也可以不在乎魯智深,武松也可以不在乎朱武(不熟)不在乎史進(同樣不熟),但不能不在乎魯智深(關係為:朋友加兄弟加同志),所以武松一定要想辦法營救(與此同時,梁山已經派來了「飛毛腿」戴宗前來偵查)。

同樣,梁山的宋江可以不在乎少華山(小公司沒聯繫)但不能不在乎武松(關係為:兄弟加朋友加同志)的訴求,更不能不管不顧魯智深(關係為:朋友加兄弟加同志加集團實力頭領之一)的死活。

於是,「飛毛腿」戴宗的消息一到,宋江立即就帶著梁山十五個頭領計七千兵馬殺向華州。

總之,營救的劇情很狗血,但最終結局很完美:賀太守及其死黨三百多人全部死翹翹,城中金庫全部拿光光,史進和魯智深都獲得了自由,順帶還幹掉了一百多名金庫保安和一百多名監獄看守。

這一切,全因為一個叫「玉嬌枝」的小美女而引起。

要是賀太守早知道這些,恐怕就是把「玉嬌枝」給他送到府上,他也不敢要。

難怪人都說「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05

少華山團隊的結局

晁蓋執掌梁山時期,梁山集團就是是由多個大大小小個「山頭」構成的,少華山也是其中的「山頭」之一。

所以,在集團內部,基本形成兩個派系,即「晁派」和「宋派」。

晁蓋死後,宋江成了一把手,這樣一來,「晁派」的「山頭」基本上就全部倒向了「宋派」。

被騙上梁山的盧俊義雖然當了二把手,但因為自己原本就沒有什麼根基和團隊,所以對一把手的位置形不成什麼衝擊。

宋江是個「政治平衡大師」,為了維護二把手的權威照顧盧俊義的情緒,就特意分給盧副總一部分權力——把一些和「宋派」淵源不是太深感情不是太厚實力不是太強的團隊交給盧副總「打理」。

少華山團隊雖然在加盟梁山之後表現也很積極,但由於整體實力不強等原因,就被宋江划到了盧俊義麾下掌管。

不過,看在介紹人魯智深的面子上,宋江又把史進列入「三十六天罡」主將之列,排名第23。

打一打,壓一壓,然後再安撫安撫。這種人事處置辦法,是宋江最善用的政治手段。

尤其是是在對朱武的人事安排上,宋江更是顯出了其高超的領導水平。

朱武外號叫「神機軍師」,出道很早(屬於梁山早期王倫同時代的黑道大哥),不但是個「老江湖」(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史家莊),而且是整個梁山集團中唯一一個能夠媲美軍師吳用的智慧型、指揮型人才。

梁山集團不缺能打能殺的武將,還真缺少朱武這樣的文化人。

可惜朱武加盟梁山太晚了,認識宋江也太晚了。

吳用在集團的地位早已經形成不說,而且親自為宋江以及連同宋江一起明裡暗裡做了好多「局」,設了好多「套」,那關係已經超越了「一起打過槍、跨過江」的感情。

說白了,宋和吳,那就是「利益共同體」。

所以,即使朱武再優秀,宋江再欣賞,他在梁山也不能趕上或者超越吳用的地位。

更何況,

一來朱武過去一直和宋江也沒有什麼交集,你朱武再能幹,總得留有時間讓宋江來觀察和考驗吧;

二來自古「文人相輕」,你朱武要是表現的比吳用還優秀,那會讓吳軍師今後情以何堪?

但是呢,朱武又是個人才,也絕不能無端的浪費了。

所以,宋江巧妙的把朱武放到了「七十二地煞」副將之列,又給了朱武「地煞之首」和集團副軍師的位置。

這職務排名雖然偏低,但實際權力很大,雖說不能列席集團高層決策會議,但卻是負責執行落實高層決策的具體執行人和實際督導人。

對宋江這樣安排,吳用顯然是很受用的。

你朱武有能力但沒有決策發言表決權,我吳用定下的事,你朱武只管去做就是了。

但吳用沒有想到的是,其實宋江這樣的安排還有一層意思:

老吳啊,只要你在,我就聽你的;

你要是另藏什麼小心思,我可是有「備胎」哦。

因此,集團平時沒有什麼大事的時候,吳用可以輕鬆坐在辦公室里看報喝茶,讓朱武發揮吳用的「勤務兵」的作用。

集團有大事件了,尤其是需要宋江、盧俊義分兵行動時,朱武就隨同盧俊義代替吳用發揮 「參謀長」的作用。

朱武是多聰明的一個人啊,對宋江這樣的安排自然是「心領神會」,少說話,多幹事,無怨無悔。

在梁山混,比啥呀?

你過去是老大,有幾個過去不是老大啊?

做人的關鍵是要認清生存的現實,找准自己的位置。

孫立,黃信,過去多牛掰多矯情的人呀?

如今不也是老老實實的在「地煞圈」里混嗎?

當然,朱武雖然不是決策層的高管,行事也低調,但他也知道自己也不能長時間表現的庸俗。

在領導面前,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不能永遠沉默。

合適的時候,向領導提出合適的建議,才可以更好的體現你存在的價值。

因此,在梁山招安大策的問題上,朱武就說話了。

朱武看到宋江把招安之策的「寶」都押在了高俅身上,認為很不妥當。再看到頂頭上司吳用也在擔憂這個問題,就提出了可以走之前打華州時與梁山有過交集的宿太尉的「門路」。

後來的事實證明,在李師師和宿太尉雙重保險之下,招安大計最終得以實現。

而且,比起李師師的「枕頭風」,宿太尉在梁山招安成功這件事上,發揮的實際作用更大。

你想啊,李師師再美在徽宗的眼裡也就是個「鮮果」,可宿太尉那可是國之重臣啊。

然後,就是悲催的南征方臘。

盧俊義帶著朱武等一幹將領強攻位於今安徽歙縣的昱嶺關時,慘遭失敗。

原少華山團隊的史進、陳達、楊春以及石秀、李雲等共13名梁山頭領全部死於此役。

最後,還是朱武建議盧俊義派時遷化妝偵查,找到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最後靠著偷襲才拿下昱嶺關。

經歷了這些血雨腥風,許多人對相像中的美好的招安,都有些失望。大家過去是跟著宋江干,現在無非是跟著徽宗干。

跟著宋江有酒有肉有錢,跟著徽宗也就是除此之外多了頂烏紗帽。

為了這頂帽子,很多人倒下了。

人有了污點,帶頂帽子就能夠遮住污點了嗎?

這時的朱武肯定切實體會到了什麼是「兔死狐悲」,什麼是「身心疲憊」。

一頂帽子,上面滴下都是兄弟們的血,這樣的帽子能夠戴的無所顧忌嗎?

於是,在一個朝霞漫天的傍晚,原少華山團隊碩果僅存的朱武和原芒碭山團隊碩果僅存的樊瑞,一起放下帽子選擇了去遠方。

遠方有什麼?

不知道。

但遠方似乎總是會給人新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西夏冷知識9則,皇室生病只能找大宋郎中…
東漢最後殺神,耗費44億,17個月,斬首38600,邊疆再無戰事,他卻死於黨爭…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