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世而亡」之清王朝,康熙是如何化解政治危機的?

「二世而亡」之清王朝,康熙是如何化解政治危機的?

明朝是一個奇葩的王朝,皇帝可以幾十年不上朝,卻屹立不倒。當然,這也給皇帝身邊的宦官擅權鑽了空子。尤其是明朝晚期,黨爭不斷,腐敗嚴重,明朝國力被掏空,逐漸進入衰退期。

就在明朝衰退的時候,北方的女真逐漸強大起來,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建立了後金汗國。後金政權首領努爾哈赤向大明王朝發起了挑戰,在他的領導下不斷衝擊腐朽的明朝統治。本來不穩固的明朝,被後金這麼一衝擊,已經有點招架不住了。

明熹宗朱由校去世以後,崇禎帝即位,當時的明朝本來就搖搖欲墜了。不過老天爺再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各地爆發了罕見的旱災和蝗災。由於明朝國庫空虛,貪污腐敗嚴重,各地救災不力,導致農民起義不斷。在內憂外患的困境當中,明朝很快就走向了滅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張獻忠向西進攻四川成都,滿洲佔據北方,中國被一分為三。李自成攻佔北京以後,本該安慰明朝老臣和將領,穩住局勢。由於憎惡貪官污吏,對北京城內的官員進行了嚴刑拷打,逼迫他們將貪污的錢財交了出來。結果搞得人人自危,吳三桂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將滿洲人放進了山海關。從努爾哈赤至清朝順治帝,三代人的夢想,輕而易舉地被順治帝實現了,因此順治帝多了一個頭銜「清世祖」。

順治帝(當時由多爾袞攝政)入關以後,任用三藩鎮壓國內的殘餘勢力。由於三藩戰功赫赫,很快掃清了國內的障礙。不過這也為清朝以後削藩帶來了困難。

順治死後兒子康熙即位,康熙帝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二個皇帝,在他即位後發生了「三藩之亂」。而清朝也陷入「二世而亡」的困境之中。

康熙8歲即位,到20歲時開始削藩。在削藩之前,他已經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搬到鰲拜。剷除鰲拜時康熙16歲,這個少年天子,因為這件事在朝中樹立了絕對的權威,宗族大臣不對其刮目相看。

康熙雖然剷除了鰲拜這個毒瘤,但是更大的威脅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三藩的權力過大,威脅到了康熙的統治,他想進行削藩。不過,削藩肯定會遭到反抗,康熙早有準備。「三藩之亂」的挑起者是吳三桂,為了孤立吳三桂。康熙帝採取威逼利誘的手段,讓另外兩個藩王歸順了清朝,吳三桂成了孤家寡人,實力被大大削弱。不過吳三桂的軍事才能也是杠杠的,直到吳三桂去世,清朝才將吳三桂的殘餘勢力剿滅。

三藩叛亂平定以後,清朝也順利的度過了「二世而亡」的瓶頸危機。使清王朝進入一個空前的巔峰,到乾隆即位後,清王朝的國力逐漸達到鼎盛,歷史上將康熙至乾隆這段時間,稱之為「康乾盛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謀士說史 的精彩文章:

「二世而亡」之大明王朝,「靖難之役」史上最成功的叛亂!
兩漢婚姻,男女可以私奔!

TAG:謀士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