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對老上海翁婿的超脫境界,都在上海博物館的「暫得樓」里了

這對老上海翁婿的超脫境界,都在上海博物館的「暫得樓」里了

83歲的范季融是一個說話慢條斯理、做事情不慌不忙、十分低調的人,5月6日,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在上海博物館採訪了這位美籍華裔收藏家。

在兩個小時的交談過程中,他跟我們娓娓講述,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的翁婿二人鍾情收藏的故事,以及他們與上海博物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緣分,而他們「暫得快然」、不求佔有的收藏理念和博大心胸,無論走多遠都心繫家鄉的故土情懷,也令人感佩不已。

銀行家出身的大收藏家

在上海博物館二樓,有一個叫「暫得樓陶瓷館」的展廳,這裡共展出從晉唐至清末百餘件展品,其中以清代官窯瓷器為大宗。

捐贈「暫得樓」陶瓷的是民國時期上海大收藏家、香港知名收藏團體「敏求精舍」創始人兼主席——胡惠春(西方收藏界習慣稱呼其為 J. M. Hu)。

「暫得樓」是胡惠春的收藏堂號,這個名稱源於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胡惠春女婿范季融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講述,這個名稱表達的是其對於自己收得的藏品「暫時得意得不得了」的一種愉悅心情。

胡惠春1911年出生在一個銀行家的家庭,父親是被稱為「中國十大銀行家」之一的胡筆江。這位銀行家父親並沒有把兒子培養成為金融人士,而是聘請名師在家教胡惠春四書五經,使其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和藝術熏陶。

中學畢業後,胡惠春順利進入當時著名的燕京大學,攻讀地質學,然而他的興趣卻在文史與藝術。上大學時,胡惠春喜歡上了陶瓷,也開啟了他的收藏之路。

二十七歲時,由於父親不幸遇難,胡惠春放棄了以文史與藝術為主業的想法,子承父業掌管中南銀行。但在忙碌的事務之外,他始終沒有停下收藏的腳步。

「他一般不收太重要的文物,因為他認為太重要的不應該收在家裡,一般這類他拿到手就會捐掉,」范季融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他更喜歡收藏好玩的、漂亮的。」

據范季融講述,胡惠春對文物的鑒賞力很強,色彩鑒定眼光比較獨到,而且他的藏品多成雙配對,為的就是陳列時的美觀。

此外,胡惠春收藏從不與人攀比,你收藏了三十件我收藏了五十件,「他從不跟人比這些,他真的純粹是喜歡。」

兩次共捐贈359件陶瓷珍品

胡惠春和上海博物館的緣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

1950年,上海剛剛解放不久,他受聘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將珍藏的200多件文物捐獻給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隨後,1952年,上海博物館創建,胡惠春捐贈的這一大宗珍貴瓷器,對於籌建當時文物基礎極為薄弱的上海博物館,可以說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博物館為胡惠春老先生部分捐贈陶瓷藏品所出的圖冊

文革時期,胡先生在上海的老宅亦未能躲過抄家一劫,當時上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曾對其中的文物進行了整理和搶救,作為「代管文物」寄存在博物館。

到了1989年,上海博物館開始籌劃選址建新館,出於感激和信任之情,已經定居美國的胡先生捐獻了這批「代管文物」。

根據相關記錄,胡惠春兩次捐贈的陶瓷藏品數量達到359件,「以清代景德鎮官窯瓷為大宗,而清官窯器中的單色釉成對佳品更是其收藏的精粹」,用上海博物館前館長馬承源先生的話說,這其中「有許多是不可再得的國家瑰寶」。

徜徉在「暫得樓」陶瓷館,你會看到這裡的陶瓷藏品大多色彩絢麗,造型別緻,且成對的十分多。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陸明華告訴記者,這其中有很多藏品,例如唐黃釉藍點陶三足爐、北宋鈞窯月白釉尊、清雍正景德鎮窯墨彩山水圖筆筒、清乾隆景德鎮窯粉彩百鹿圖尊(一對)等都是十分珍貴的。

「c胡先生的這些捐贈藏品完善了上博的陶瓷文物體系,」陸明華介紹,「尤其是單色釉藏品,是我們比較缺門的,填補了空缺。」

記者了解到,被譽為盛世年代的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德鎮官窯瓷器燒造的高峰,而這三朝的單色釉瓷器,精雅無比,可說是整個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胡惠春其餘的部分藏品,分別於1985年、2012年於紐約蘇富比和香港蘇富比舉辦專場拍賣。其中多件明清御瓷,都創下中國瓷器最高拍賣紀錄,轟動一時。

胡惠春舊藏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曾先後於1992年和2000年上拍。2017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再次上拍,並以2.1385億港元成交

翁婿兩代收藏家接力捐贈上博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胡惠春老先生與上博的往來中,始終活躍著一個人的身影,他就是老先生的女婿——范季融。

范季融1936年出生於上海一個商賈之家,幼年隨父母遷往美國。1959年,范季融與胡惠春之女胡盈瑩結為連理。

年少離鄉,范季融的中文不太好,30多歲從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博士之後,他萌生了學習中文的想法,正好岳父家中有一些關於文物的古籍,他就從這些書入手,一邊看一邊翻字典,燃起了對文物收藏的興趣,逐漸開始了收藏生涯。

「在收藏這方面,可能我這個女婿比他的兒子跟他還要近一些。」他說。

范季融講述,其實,岳父一開始是不贊成他涉足收藏的,他曾經用老子《道德經》里的一句話勸阻自己,「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意為愛得太深、擁有得太多,必會為其所累,「但也沒勸住我。」

1989年,范季融代替岳父從美國飛抵上海商談捐贈事宜,此後便與上博相關工作人員建立了聯繫。

後在前上海博物館館長、青銅器專家馬承源的影響下,范季融對青銅器興趣漸濃,他與夫人在紐約創立的「首陽齋」,珍藏有百餘件珍貴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青銅器收藏界如雷貫耳。

雖然沒有得到直接傳授,但是從范季融的身上還是能看到老爺子收藏精神的傳承。凡不利於保護、凡萬一損毀就無法補救、凡不宜自己長期佔有的東西,便送到它應該去的地方,這也成了范季融的收藏理念。

范季融先生

2009年,范季融、胡盈瑩夫婦將9件秦公、晉侯青銅器捐贈給國家,這批青銅器後來被國家文物局劃撥到上海博物館,為秦晉兩國青銅器和秦國早期歷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范季融所捐贈的晉伯卣

目前范季融已向上博無償捐贈了幾十件青銅器,除此之外,他還曾多次幫助上博從海外回購古代文物。

「如果他看到一個好東西,會給我們打電話,優先讓我們收,我們明確說不要,他自己才去買下來。」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陸明華告訴記者。

這些藏品價值少則幾萬,多則上億,為什麼不留給自己的子孫,要無償捐掉呢?對此,范季融先生解釋,文物收得久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如果後代對收藏沒興趣,傳給他們一來是糟蹋了東西,二來也會給子女造成負擔。

而隨著自己年事漸高,怎麼處理它們就成了一件頭疼的事,范先生表示:

「一定要給它們找一個好歸宿,這樣才能安心。」

在胡范翁婿看來,捐給祖國的博物館,知道它們好好地躺在玻璃展櫃里,大眾走進博物館,可以看到這些中國古代歷史文化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稀世珍寶,這對於文物來說是物得其所,對於一個收藏家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阿拉斯加一水上飛機衝進碼頭,兩人喪生
一個戰爭疑犯,是這樣在美國開上網約車的……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