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首次網路空間安全「人機對戰」落下帷幕

全球首次網路空間安全「人機對戰」落下帷幕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張鋒

全球首次網路空間安全「人機對戰」落下帷幕

我國原創網路安全技術的內生安全屬性得到有效驗證

23日下午,第二屆「強網」擬態防禦國際精英挑戰賽在南京落下帷幕。由多國頂尖「白帽黑客」組成的29支戰隊,對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製的擬態防禦網路設備展開了290餘萬次全方位、高強度的攻擊測試,無一次成功得手。此次賽事通過「人機大戰」模式,對網路空間擬態防禦這一我國獨創理論與技術的內生安全屬性進行了再次驗證。

記者在現場看到,兩天來,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烏克蘭、伊朗和波蘭等10國的29支參賽戰隊,針對系列擬態防禦網路設備發起的攻擊全部被擬態化的網路設備和系統發現並封堵。

賽事期間,技術提供方還向每支戰隊做出讓步,授權戰隊獲得某一設備內部執行體的控制權。戰隊可通過預置後門等方式協助自身試圖突破擬態防禦,這種主動配合攻擊選手的情況,猶如大樓管理方主動向「小偷」提供了一把入口「鑰匙」,充分展示了中國在網信安全技術領域的技術自信。

經過兩天鏖戰,來自我國的ROIS戰隊、老壇酸菜魚、Nu1L戰隊分別獲得冠亞季軍,來自波蘭的p4、日本的TokyoWesterns戰隊和烏克蘭的dcua戰隊分獲四至六名。據賽事平台提供方人員介紹,即使在讓步的情況下,國際頂尖「白帽黑客」戰隊依然無法完成整個攻擊鏈條,只能對個別設備造成一定擾動,始終無法突破擬態防禦構築的網路「金鐘罩」。這也充分證明了網路擬態防禦技術能夠獨立且有效地抵禦基於未知漏洞、後門等的不確定威脅,具有內生安全屬性。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介紹,當前信息化和網路安全這個「車之雙輪」發展還不夠均衡,網路安全問題成為制約信息化發展,尤其是全球化趨勢下實現技術共享的一個掣肘,亟需一項有效的科學技術去克服這一問題,實現網路空間這個全人類共同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的總體目標,讓更多人享受信息化帶來的智慧與便捷。

鄔江興表示,經過一系列實戰檢驗後表明,擬態防禦能夠在全球化環境中,軟硬構件供應鏈可信性不能確保或「有毒帶菌」條件下,實現網路信息系統或控制裝置的安全可控,且具有普適應用意義。其必將為消除信息領域安全壁壘,維護網信領域全球開放產業鏈、供應鏈的格局提供堅實技術支撐,為實現網路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圖片由挑戰賽主辦方提供)

(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一線調查:基層減負如何落到實處?
驚險96小時!登陸艦跨晝夜演練 險情突至如何應對?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