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四聖心源》秘傳的一張治失明的方子,其中奧秘你知道多少?

《四聖心源》秘傳的一張治失明的方子,其中奧秘你知道多少?

說起目盲,可以說黃元御是義憤填膺的,為什麼呢?因為早在清代的雍正二年,才二十來歲的黃元御就考中了邑庠生,也就是秀才,如果再參加考試,就可以中個舉人啊什麼的,以此踏上仕途。可惜的是,黃元御自考中秀才以來,一直拚命學習,十年後突然眼睛不舒服,左目紅澀,白睛充血,可以遇到了庸醫,用大黃、黃連等葯,導致脾陽虧虛,幾年的時間,多次出現中虛之證,最終導致左目失明。

在古代科舉時代,對考生是必須要五官端正的,而黃元御左目失明,從此斷送了科舉仕途的機緣,心痛之餘,當地名醫兼好友劉太吉勸他學醫,並用范仲淹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話來鼓勵他,於是黃元御發憤立志,「生不為名相濟世,亦當為名醫濟人」,從此踏上了棄儒從醫的道路。經過幾年的努力,黃元御的醫術大有成就,與南方的名醫臧應詹齊名,便有「南臧北黃」之說。

由於黃元御而立之年因庸醫苦寒瀉下導致目盲,所以十分痛恨庸醫(「俗腐庸妄之徒,無知造孽,以禍生靈,可恨極矣」)。黃元御認為,目盲這種疾病是由「脫陰」導致的,這與《難經》中「脫陰者,目盲」的理論是吻合的。根據《黃帝內經》「目受血而能視」的理論基礎,所以目盲其實是眼睛沒有血液滋養導致的。而在黃元御的認識中,「名為脫陰,而實以陽根之敗」,所以在治療上是不能使用「滋陰涼血,瀉火伐陽」的方法的,如果使用這樣的方法,就會「敗其神明」,最終結果就是「眼病之家,逢醫則盲」。

黃元御認為,眼睛是由「陽神所發」,陽氣之根在於坎水,而坎水是體陰而抱陽,坎中所抱陽氣溫暖而生髮,從而生髮肝木,肝藏血而含魂,而肝血溫化而為熱,則肝魂就會演化成為陽神,而陽神發露,向上以開目竅,所以眼睛是「陽神之所出入而遊行」之地。而陰脫就會導致陽根衰敗,精血就會失去藏身之地,肝魂與陽神就不能發露,所以眼睛就會看不見了。那麼,如何會導致陰脫呢?其實這個在於脾的升降之權,如果「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

也就是說,脾氣不能升散,精血馳走從而導致脫陰,脫陰之後就會陽根衰敗,陽根衰敗就會導致精血無處藏身,精血沒有藏身之地,肝中所藏的魂,與陽神就不能發露,這樣眼睛就得不到精血與魂神的滋養,這樣眼睛自然就看不見了啊。於是,黃元御就創製了烏肝湯。全方由「甘草二錢,人蔘三錢,茯苓三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炮),首烏三錢(蒸),芍藥三錢,桂枝三錢」組成,煎服方法是煎大半杯,溫服。

這個烏肝湯是由天魂湯加上蒸首烏和芍藥各三錢組成的。那麼,為什麼要加上這兩味葯呢?黃元御認為,天魂湯可以「升肝脾以助生長」,再加上何首烏「滋益肝血,榮舒筋脈」,可以讓人「魂神暢茂,長生延年」;另外,芍藥「入肝家而清風」,可以清除肝木在升散時的燥氣和雜質,這樣一來,肝脾之氣升散,精血有了藏身之處,精血反哺陽根,陽根旺相自然就不會出現脫陰的情況,既然沒有脫陰的情況,自然也就不會目盲。

等會兒,黃元御的這個邏輯像不像推理?黃元御不去做偵探真是可惜了。然而,這個看上去像是邏輯推理,但確實是有理有據的,而且是在《黃帝內經》《難經》的理論基礎上,加以推演的。不過從這個方子里可以看出的是,黃元御的學術思想中,「陰陽互根」的理念是十分濃厚的。其實這與中醫的「致中和」思想是一致的。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古人為何重視「道地藥材」,關於道地藥材的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這種脈象在正常人中比較少見,但是一旦出現,就有生命危險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