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款戰機是我國第一款四代機,比殲20還重要,但在我國少有提及

這款戰機是我國第一款四代機,比殲20還重要,但在我國少有提及

自從我國將蘇27戰鬥機國產化之後,殲11戰機橫空出世。殲11戰機國產化率一度達到除了發動機之外,所有的部件全部國產。現在我國的渦扇10系列已經可以替代AL31F,殲11後續機型,已經達到完全國產化。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空軍的殲11戰鬥機航程超過4000千米,其性能更是一度穩居東亞第一,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這款飛機比殲20還重要,因為殲20數量並不能滿足常規巡航,看來這才是中國空軍真正的主力,但是在中國對這款戰機進行改進時曾多次遭到俄羅斯抗議,對此中國並未理會,在抗議無效後俄卻不願放棄並警告後果自負。

殲-11(代號:J-11,英文:Shenyang J-11或F-11)戰鬥機,是中國購買的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蘇-27的外銷版)的國產組裝飛機,屬於三代半戰機。該機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後續仿製衍生機型有殲-11B。眾所周知,我國的霹靂15導彈,主要配裝在殲20戰機上,這可以說是我國殲20戰機的御用空空導彈型號,它的射程高達200公里以上。將霹靂15導彈加裝在殲11B戰機上,明顯是有新的考慮。

對於一款射程為200公里左右的空空導彈,首先需要雷達探測到200公里,甚至更遠的距離,這樣的導彈,才能起到它的最大作用。如果連探測距離都達不到的話,掛在霹靂15這樣先進的導彈純屬一種浪費。從這個角度上來推測,我國殲11B戰機應該已經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因為只有有源相控陣雷達才能達到200公里以上的探測距離。我國之前的殲10C戰鬥機,就是採用這樣的升級方式。它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之後,探測距離達到260公里,前提是目標的RCS為5平米。我國殲11戰鬥機完全也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升級。

殲11的出現是中國戰鬥機技術的轉折點,因為這是中國的第一款四代戰機,而且還是重型戰鬥機。在此之前中國的主力戰機為殲7殲8,與周邊的一些國家裝備的蘇聯和歐美產的先進戰機有較大的差距,雖然憑藉紮實的基礎對殲7殲8進行多種改進,但是卻並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例如殲轟7雖然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但是其空戰能力卻比較弱,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殲11雖然數字序號比殲10大,但是其首飛服役時間卻是比殲10早了幾年,其之所以編號比較大是因為其方案確立的時間比較晚。而其之所以能夠早於殲10服役,是因為這款戰機是中國仿製的蘇27SK戰機,因為是仿製所以在進度上就比較快,在加上當時中國戰機研製遇到了兩次機緣,最後使得其成為中國的第一款四代機。作為中國的新一代戰機,殲11在性能上已經能夠與當時世界上的一些先進戰機相抗衡,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空域的安全性。畢竟在以前中國只裝備有落後的殲7/8,說是兩個款式但是實際上殲8隻是殲7的放大版,對於周邊的一些已經裝備有美國F16的國家來說只能靠數量來取勝了。

除殲-11系列重型戰機外,作為發達國家空軍常見的「高-低」搭配組合,中國空軍還擁有約240架殲-10系列多用途戰機,作為殲-11機群的輔助力量。殲-10採用了獨特的「中距耦合」鴨翼布局,可兼具配平、增強渦升力以及俯仰控制等優點,因而具有優異的空中機動能力。特別是最新的殲-10B已開始服役,該機掛載新型PL-10近距格鬥導彈性能十分出色,殲-10機隊若能在未來換裝該型導彈,將進一步提升該型機的纏鬥空戰能力。可以說,今天中國的殲-10系列和殲-11系列戰鬥機已經與升級後的F-15J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了,甚至中國還略有超出。除了隱身技術、先進戰鬥機以及航電設備外,中國在過去15年中還在大大增強其空對空導彈性能。在這些年中,中國獲得了一系列先進的短程/中程空對空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包括全天候衛星制導炸彈、反輻射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遠程空射巡航導彈和反艦巡航導彈,從而使得其實力獲得更強增長。

殲11的快速國產化與上述兩件事有著密不可分得聯繫,當然了這也有中國的科學家不怕辛苦以及卓越的研發才能的因素。殲11的出現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空軍的實力,之後其與中型戰機殲10共同肩負起了中國的空域保護任務,在殲11研製成功後中國並沒有停下對它的改進之路,現在其最新型號已經在性能上不輸於蘇30系列戰機,這將更加有利於其執行保衛中國空中領土的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航母甲板清洗用海水還是淡水?遼寧艦航母用的是什麼水呢
俄鎮國重器高調亮相閱兵式,車載發射全球領先,民兵系列自愧不如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