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文言文中的八篇巔峰之作,濃縮成8種智慧,值得背誦一品再品

文言文中的八篇巔峰之作,濃縮成8種智慧,值得背誦一品再品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書名中的「觀止 」一詞意為文集所收納的文章代表著中國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中學語文課本中出現過的《五柳先生傳》、《岳陽樓記》、《滕王閣序》等經典篇目都收納在其中。

文言文中的八篇巔峰之作,濃縮成8種智慧,值得背誦一品再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出處】《前出師表》諸葛亮

◆ ◆ ◆ ◆ ◆

【譯文】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代前期之所以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代後期之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

2.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出處】《諫太宗十思疏》魏徴

◆ ◆ ◆ ◆ ◆

【譯文】選拔有才能的人任用,選擇一些正確的意見並加以聽取採納, 那麼聰明的人就會盡獻他們的智謀,勇敢的人就會竭盡他們的力量,仁愛的人就會廣泛施予他們的恩惠,誠實的人就會貢獻他們的忠心。

3.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出處】《留侯論》蘇軾

◆ ◆ ◆ ◆ ◆

【譯文】古代所說的豪傑之人,一定具有超過常人的節操,還有一般人在感情上所無法忍受的度量。一般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以被稱為一個勇敢的人。天下真正有很大勇氣的人,遇到突發的事情能夠毫不驚慌,對無故加在自己身上的侮辱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胸懷博大,志向也非常高遠。

文言文中的八篇巔峰之作,濃縮成8種智慧,值得背誦一品再品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出處】《岳陽樓記》范仲淹

◆ ◆ ◆ ◆ ◆

【譯文】(古代的仁者)不會因為外物的好壞而喜悅或憂傷,也不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們身居朝廷為官就替百姓們擔憂,身居朝堂之外的民間就又擔心君王。

5.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出處】《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 ◆ ◆ ◆ ◆

【譯文】道路平坦而且距離又近的地方,那麼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且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壯麗、奇特和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而又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 又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態,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如果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

6.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出處】《滕王閣序》王勃

◆ ◆ ◆ ◆ ◆

【譯文】年老了更應當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還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

文言文中的八篇巔峰之作,濃縮成8種智慧,值得背誦一品再品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出處】《師說》(作者:韓愈)

◆ ◆ ◆ ◆ ◆

【譯文】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都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如此而已。

8.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出處】《賈誼論》(作者:蘇軾)

◆ ◆ ◆ ◆ ◆

【譯文】不是才能難得,而真正困難的是自己把才能發揮施展出來。可惜啊~賈誼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圖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