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獨子周海嬰:一生低調但不負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質的歷史照片

魯迅獨子周海嬰:一生低調但不負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質的歷史照片

文|張建星

周海嬰是文學巨匠、世紀偉人魯迅先生的獨子。儘管一生低調,但他還是不想辜負人生,辜負父輩,有情義有擔當,無依無傍我自強,他在北大核物理專業畢業後,成為優秀的無線電專家。但是他畢竟是文學巨匠之後,脈動里的藝術傳承血濃於水。人們很難想到,周海嬰十分低調的一生竟給我們留下了數萬張彌足珍貴的社會存照,他用光影描繪色彩斑斕的生活畫卷,既是歷史的也是藝術的。

魯迅獨子周海嬰:一生低調但不負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質的歷史照片

1948 年 12 月 3 日,「華中號」輪船抵達丹東附近的大安島,民主人士與中共地區領導人合

周海嬰留下了太多的決定性瞬間。你會發現,這些瞬間的抓拍是任何藝術形式都難以實現的,特別是那些無可替代更無法重複的歷史瞬間。而這種真實的難得之處,不僅僅在於它的藝術性,更在於它當下時刻的準確判斷,它全部的社會學和歷史學的文獻價值。在周海嬰的照片中,有一組新中國成立前,民主人士從香港到達東北解放區的歷史照片,李濟深、郭沫若、黃炎培、許廣平、沈鈞儒、翦伯贊、侯外廬,或合影,或肖像,或演講,或聚會,周海嬰的每張照片,都體現了感人至深的「決定性瞬間」,就是這些民主人士的神態和目光,沉思和微笑,無不充滿了對新中國、對共產黨、對光明未來熱情奔放的集體嚮往。

周海嬰所展現的都是無法磨滅、瞬間即逝、鮮明純粹的真實細節。這裡除了他對歷史和生活真實的忠誠以外,還有他對生活細節的極度敏感。心理和藝術的敏感。作為一名攝影家,周海嬰和我們相比,確實多了一雙看世界的眼睛,溫暖且尖銳。目光深處有他對攝影藝術的真愛,對真實性的刻板追求,對快門和暗房操作的生理衝動。比如弄堂里賣熟食的小販,私人診所醫生和病人打針時的目光相對,著名京劇藝術家言慧珠的青春肖像,周令飛小解放軍戰士的扮相,還有巴金先生1978年冷雋的微笑,等等。周海嬰拍出的每一張照片都可以真實地折射出時代和歷史的光影。稍縱即逝、不可重複,在現場,有品質。

美國攝影家埃米特·戈溫說,攝影是一個工具,用來處理大家都知道但視而不見的事物,表現你看不見的真實。認真研究周海嬰記錄普通生活的照片,你能感到他的攝影創作很有些魯迅的筆力,在深深的憂鬱和深刻的孤獨中有一種發現美、展現美、歌頌美的審美情懷,就像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出其不意的目光發現了真實的美好,現實而直接的表達又讓這種美好變的親近、變的可以觸摸,變的更有力量。

所有偉大的創作,都是直達心靈的。

魯迅獨子周海嬰:一生低調但不負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質的歷史照片

1949 年,上海,私人診所醫生在為病人打針。周海嬰 10 歲拿起相機,便開始了與攝影的緣

在攝影實踐中,光是最重要的。周海嬰大多數的拍攝都是用自然光。以我個人一些學習心得,自然光下的攝影不但更真實,而且擁有隻有攝影才能具備的藝術境界和構圖特質。實際上正是自然光為攝影提供了直通現實的路徑。因此,我更喜歡和偏愛自然光下的黑白照片,這種黑白照片具有一種更凝重、更質感、更能力透紙背的藝術力量。一種無法阻擋的內生的魔力。

一生都不願發表照片的周海嬰先生是攝影界的大隱,周的大隱,隱於黑白。他的照片沒有當下的擺拍,更沒有造作失真的修圖。直面與正視,剋制與才情,坦然與內斂,溫馨與恆久,這就是周海嬰先生的藝術深處,心靈深處。

在周海嬰的絕大多數作品中,技巧和構圖已經不太重要,他所有的衝動和激情,都隱藏在他不會迴避的鏡頭裡。他似乎很享受沖卷、顯影、水洗、定影、晾乾,以及暗房沖洗對光線和溫度嚴格要求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孤獨和快樂。

魯迅獨子周海嬰:一生低調但不負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質的歷史照片

1978 年,作家巴金在北京,周海嬰抓拍作品

當今時代的攝影,由於技術不可抗拒的力量,大大的進步和跨越了,這種跨越和進步使攝影變得更富於變化,也更加容易。但是作為一個20世紀80年代出道的記者,特別是有著60年代、70年代,被父母帶到照相館拍過許多黑白全家福的記憶,我一直認為現在的攝影師失去了暗房操作,失去了化學的味道,特別是沖洗藥液中大蘇打的味道,不僅僅是失去了攝影最本真的語境,而且失去了暗房這一攝影師最後的樂土。能夠讓心靈飛躍的樂土。

所以,周海嬰先生留給我們的不光是大量有歷史重量和品質的照片,還有暗房中深紅色的燈盞下,黑色的布景里,屬於攝影本身的初心、幸福和快樂。所以,周海嬰的攝影對痴迷影像的發燒友來說,更像一壇老酒,很掛杯,很甘洌,很有年份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畏虜如虎」的李朝軍隊,在面對日軍時也直接「望風奔潰」
陸賈是如何說服趙佗接受冊封的?不但漂亮地完成任務還獲贈千金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