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激光電視是彩電業科技自立的良好樣本

激光電視是彩電業科技自立的良好樣本

[釘科技述評]中國科技標杆企業華為遭遇到「極限施壓」,華為海思這個「備胎」一夜轉正。「不僅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這是華為人的誓言,更應該成為中國製造企業的警示語。

中國彩電業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誕生了海信、創維、TCL、康佳、長虹等一批優秀的企業,一些品牌已經走出國門,成長為全球市場的頭部玩家。

在這個過程中,三星、LG、索尼、夏普、松下等外資品牌不僅在中國市場被國內品牌徹底壓制,在全球市場中國品牌也不斷攻城略地、蠶食日韓品牌的市場份額,全球化製造和營銷能力持續提升。

看起來,一個全球彩電業的中國時代,很快就會到來。然而,「華為事件」提醒我們,居安必須思危,中國彩電業仍存在一些短板。

例如,OLED電視如今在全球發展勢頭良好,很多中國彩電品牌也加入到推廣OLED的陣營中來。當然,從技術和市場角度來看,這樣的選擇並沒有錯。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國還不具備大尺寸OLED面板的量產能力,LGD是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的唯一提供商。

從全球化產業分工來看,韓國企業做上游面板,中國企業做整機終端,從而合力推動OLED產業的發展,並沒有太大問題。實際上,很多產業,比如手機、PC等,也都是按照類似的模式構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

只是,有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華為的遭遇就說明,經濟和產業規律在某些情況下,並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全球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徹底打亂和割裂開來。

因此,關鍵領域的科技自立至關重要。這種科技自立,並不是說要徹底排外,而是既開放合作,又獨立自主。

華為通過海思研發和使用自己的晶元,但並沒有停止外采和使用美國晶元。如此,在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企業可以尋求成本和效益的最優解;而在非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企業可以通過科技上的自立,保持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的主動權。

就彩電業來說,除了OLED之外,QLED、Mini-LED、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層出不窮,這些尚在演進中的前沿技術,客觀地看中國品牌並沒有主導權。一旦產業化,中國彩電企業核心技術的「空心化」在所難免。

當然,中國也並不是沒有準備自己的「殺手鐧」。在新一代顯示技術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就有頗多積累,在激光電視領域中國企業更是實現了全球領跑。

這裡說的「領跑」,其意義並不止於銷量上的領先,而在於這是中國品牌首次在新型顯示技術上掌握了核心技術,並實現了產業化,從而擺脫了對外依賴,首次真正掌握了電視產業發展的主動權。

以激光電視龍頭企業海信為例,其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申請700多項專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可100%自主研發設計,在激光光源技術、光機模組、整機製造等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製造完全自主運營,並牽頭開展了激光顯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華為掌握5G核心技術,並且在晶元上有海思這個「備胎」,因此才有底氣在面臨惡意打壓時,保證經營的穩定和持續。海信在激光電視領域的戰略布局,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技術和製造壁壘,對於中國彩電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實際上,國家對於激光顯示技術和產業化工作也十分重視。《中國製造2025》將激光顯示確定為未來10年我國重點發展的新型顯示技術;《「十三五」規劃》將激光顯示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項目的首位;2016年至2018年,科技部「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連續三年支持激光顯示(包含激光電視)整機、模組、器件和材料的關鍵技術研發。

激光電視在產業化的過程中,或許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們不能因為發展中的問題,而忽視其對於中國彩電和顯示行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

當然,我們積極發展激光電視,並不是要徹底排斥OLED電視或者採用其他顯示技術的產品。就當下來看,在8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市場,激光電視當仁不讓要成為市場主流,而在80英寸以下尺寸段,包括ULED、OLED、QLED等都會有自己的市場需求和空間。

產業分工在全球化時代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在看到大趨勢的同時,還要爭取挺進產業價值鏈的上游,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這樣才可以從容應對一些不可控因素對企業和產業可能造成的傷害。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對於彩電業來說,不應是一句空話、大話。開放合作、但不忘科技自立,這是包括彩電業在內的中國製造業必須牢記的經驗和教訓。(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吉利李書福:智能駕駛將成「命運共同體」,車企要回歸人本主義
抖音商業化步伐再加速,走向綜合性服務平台?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