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名氣不大,卻引發了兩大集團間的惡戰,最終被孫策所殺

此人名氣不大,卻引發了兩大集團間的惡戰,最終被孫策所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五回,發生在江東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王朗、太史慈和孫策。原文如下:

兩陣對圓,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王朗陣後先亂,一彪軍從背後抄來。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弔橋,堅閉城門。

孫策大軍乘勢趕到城下。分布眾軍,四門攻打。王朗在城中見孫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決一死戰。嚴白虎曰:「孫策兵勢甚大,足下只宜深溝高壘,堅壁勿出。不消一月,彼軍糧盡。自然退走。那時乘虛掩之,可不戰而破也。」朗依其議,乃固守會稽城而不出。孫策一連攻了數日,不能成功,乃與眾將計議。孫靜曰:「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於查瀆;其地離此數十里,莫若以兵先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孫策收降太史慈後,率部向王朗把守的會稽發動進攻。王朗出城迎敵,與太史慈單挑,周瑜與程普引軍突襲,王朗只得退守城中固守。經過數日圍攻,孫策未能拿下該城。部將孫靜提出建議,襲擊王朗的糧草囤積地查瀆,引誘王朗出城增援,再一舉將其殲滅。孫策依計而行,最終擊敗王朗並攻克會稽。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寡不敵眾」, 意為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 形容在戰爭中敵對雙方的(人員)實力懸殊太大(孤軍奮戰不可以力敵)。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寡固不可以敵眾」。

小說中提到的王朗與孫策在會稽的戰鬥,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據《三國志?王朗傳》載:「孫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為漢吏,宜保城邑,遂舉兵與策戰,敗績。」《三國志?宗室傳》亦稱:「是時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數度水戰,不能克。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查瀆南去此數十里,而道之要徑也,宜從彼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吾當自帥眾為軍前隊,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詐令軍中曰:「頃連雨水濁,兵飲之多腹痛,令促具罌缶數百口澄水。」至昏暮,羅以然火誑朗,便分軍夜投查瀆道,襲高遷屯。」

不過,小說中提到的王朗與太史慈之間的單挑卻並非是歷史的真實。眾所周知,王朗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沒有武功,如果真的與太史慈這樣的猛將單挑,就不可能出現小說所言的尚能支撐幾個回合的場面了。估計雙方一照面,太史慈就能將王朗斬於馬下。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王朗部將周昕,不僅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還在漢末諸侯紛爭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周昕的所作所為,引發了袁紹集團與袁術集團的首次武裝衝突。

據《三國志?宗室傳》注引《會稽典錄》記載,周昕字大明,揚州會稽郡人氏,早年到京城洛陽遊學,拜太傅陳蕃為師,此後擔任了丹楊太守。討董之戰爆發後,周昕先後派遣了一萬多人協助曹操作戰,也因此與袁紹、曹操等人關係密切。

討董之戰期間,孫堅投靠袁術,控制了豫州地區,此舉令袁紹、曹操非常不滿。據《後漢書?袁術傳》載:「(袁)術從兄(袁)紹,因(孫)堅討(董)卓未返,遠,遣其將會稽周昕奪堅豫州。術怒,擊聽走之。」周昕在豫州與孫堅之間的較量,也是袁術集團與袁紹集團之間爆發的第一次武裝衝突。至此,袁紹集團與袁術集團的矛盾公開化。儘管這場戰爭以孫堅的勝利而告終,但兩大集團的矛盾卻愈演愈烈。

豫州之戰結束後,周昕被迫退回丹楊,很快又遭到了袁術的報復。《三國志?宗室傳》注引《獻帝春秋》載:「袁術遣吳景攻昕,未拔,景乃募百姓敢從周昕者死不赦。昕曰:『我則不德,百姓何罪?』遂散兵,還本郡。」此後,周昕又被王朗任用,在江東之戰中與孫策交鋒,最終在會稽之戰中被孫策所殺。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劉備提及一樁往事,龐統的回答僅有兩個字,卻令劉備後怕不已
黃忠魏延互不服氣,如果真的交手,誰的勝算更大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