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一到假期,沒出遠門的小夥伴免不了要參加幾場聚會,但是對於內向者來說,聚會邀約簡直成了負擔——還有什麼事會比一個人呆著更舒服呢?內向者每次社交完,都感覺精疲力盡,但朋友們總是勸說他們要積極社交。內向、不愛社交的人們真的錯了嗎?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1921年提出了內向和外向兩種不同人格特質的理論。他認為內/外向的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的興趣更大,更喜歡安靜和獨處。


內向者的社交特質

儘管內/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但在日常的社交中,內向者似乎總是感覺到遭遇了更多的苦惱和尷尬。過多的社交給內向者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還有心理上的負擔。當他看到四周的人們開心地聊天時,他可能會進一步懷疑自己:為什麼我無法像他們那樣自如?我是不是一個無趣的人?

內向者在社交中的確會遇到一些特定的障礙,如內向者更難從社交中真正感到滿足;內向者不容易因為眼前的快樂失去理智;內向者更敏感,因此在社交環境中容易受到干擾;內向者不太願意談論個人成就,因此他們總是不能有效地「自我推銷」;內向者想要深度的溝通,因此他們不喜歡、也不善於應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不過,內向者在社交時也有自己的長處,比如敏感、擅長自省、表述具體客觀,更善於觀察細節等。


內向者社交的適合方式

很多內向者也許都想過改變自己,但作為一種人格特質,內向是很難被改變的。那麼,作為內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法?

【運用口頭表達以外的交流方法】內向者的很多特徵,比如對外界的細緻觀察、傾聽、敏感和善於內省,都使得很多內向者是好的寫作者。有時候,當你無法用口頭語言表達時,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簡訊、郵件來溝通。

【不與他人談自己,而是找到共同的話題】內向者往往會覺得,和陌生人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很不適。但你可以試著和對方在交談的一開始就找到一個共同的領域,它可以是工作領域,也可以是你們都喜歡的某部電影、某個歌手,或者是最近的某個話題事件。由於內向者往往對外界敏感而開放,擅於聆聽,善於捕捉細節,善於短時間內了解別人。因此,與他人找到共同話題不會很難。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在多人的場合中營造與少數人溝通的語境】當你在幾十人的聚會上感覺不適,不知道站哪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在大型聚會中,進入和少數人的溝通環境,比如和兩三個人就你擅長的話題進行談論。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把溝通的陌生對象假設成熟悉朋友】由於內向者非常敏感和容易被外界刺激喚起,因此他們在面對陌生人(新鮮的刺激)時,容易陷入過度思考和分析。如果與陌生人寒暄讓你非常尷尬和不適,有時你可以試著假裝自己和對方不是陌生人,切換到和熟悉的朋友交往的模式中,這樣,你可能會感到更加自如。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準備好自己的「常用話題庫」】內向者還可以試著列出一份「談話清單」,其中包括一系列對自己來說很重要且擅長的話題,可以問其他人的問題,以及對一些問題的可能性回答。在社交場合中,有很多寒暄都是程式化的,比如「你的工作是什麼」,「你學過××專業,是什麼樣的感受」,等等。如果擁有了這樣一份清單,就能夠順暢地應對對方拋過來的問題,順暢地與對方搭起溝通的橋樑,不會出現尷尬的沉默。

【把談論自己的成就變成很自然的事】無論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其實都可以擁有「自我推銷」的社交技能。如果你是內向者,需要的是克服「不好意思談自己」的心理障礙,試著把談論自己的成就變成很自然的事。因為關於你自己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最真實地將他們描述出來,而這需要忍受著羞怯去反覆練習,這可以與自己相熟的人開始。

喜歡一個人呆著,在聚會中總感覺累……內向者怎樣享受社交?

【有計劃地社交,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對於內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當在社交中開始感到疲累,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情境,創造只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你應該了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輕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而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樣僅憑自然和隨性。

(據Know Yourself)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通過指甲的顏色、形狀等解讀出身體健康的密碼
善待膝關節,一生要把握好四個關鍵期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