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的三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太極拳的三大難點,突破後功夫必有長進

文|網路 編輯|禪音

除了明師指點,下苦功時間長短影響太極功夫以外,還有普遍存在諸多弊病,直接影響太極功夫進展,本文主談幾點重要弊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保持中正難

在習拳中經常發現身體不中正,東倒西歪、前俯後仰,有的雖然較正,也是站立練拳。底盤無根基,頭重腳輕之勢。因中正,必須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兩膝微曲有力,兩腳虛實變化不定。

在推手練習中也一樣,做到上述要求外,手上做到不能有力也不能無力,隨對方變化而變化,弓步進攻不能重心過失,虛步防守不能到無法變化、無法反攻之位置。真中定功夫往往是被對手打出來,而不是攻對方練成。

二、足下生根難

在盤架、推手時,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特別是單腳站立難以自控,在推手時表現更特出,唯一維持自已重心全靠前傾後斜、左右搖擺、手上逃脫或抓腕捏臂。這都是足下無根而出現的癥狀。

那怎樣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呢?我們練拳時要松腰胯,意識兩腳站立有入地感,平衡站立有虛實,弓步必有前七後三或前八後二之勁力分配,虛步要做到腰部轉動自由,重心腳落地虛實變幻無常,虛腿在松沉中有進退,在進退中必須是松沉,即要防止硬腿,又要防止軟腿。平時多練單、雙腳站樁,練拳與推手時,時刻牢記「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三、練出聽勁難

高明的太極拳師,身上任何部位都有聽化拿發之功能,對初學者首先在手上練出聽勁,然後一通百通地延伸全身各部位。聽勁是知人功夫,從對手中練成,隨對方力量、速度、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但大部分人在練推手時,以主觀意識為主,要麼用力進攻,要麼用力防守,要麼無力和平共處走無效圈,這都是阻礙練聽勁之行為。

練聽勁以輕靈為準則,沾粘連隨為手段,只要做到輕,才能聽出對方運動方向、力量大小、速度快慢、重心位置。這輕不是漂、落、丟、癟無力的輕,而是有一定的力量,(一般小於對方),是腰腿的力量用在手上,產生靈活變化無常的功能。

總之,影響練太極功夫的因素很多:如先天不足、健康狀態不好、文化知識有限、未遇良師益友等多種原因,都能帶來不便。

但太極功夫並不是高不可攀,先輩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太極高手,他們都不是練出來的嗎?我們現代人,只要有信心、下苦功,把基礎練好,按《拳論》要求,遵循師父教誨,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相信總能進入太極功夫的階梯。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
一位大師淺談《太極拳與太極養生》自我修習的體會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