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剛,一份重磅報告發布!這個領域的中美合作深刻影響全球

剛剛,一份重磅報告發布!這個領域的中美合作深刻影響全球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文獻產出共30.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發表5.2萬篇。中美兩國之間人工智慧科研論文合作規模最大,也是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路的中心,中美兩國合作深刻影響全球人工智慧發展。

24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9》(中英文版)(簡稱《報告》)在浦江論壇上發布。《報告》由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國內外十餘家機構編寫。

發布會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預測與評價研究所所長王書華介紹,2018年以來,人工智慧(AI)對科技、產業和社會變革的巨大潛力得到全球更加廣泛認同,各國人工智慧戰略布局進一步升級,人工智慧正在從少數大國關注走向全球布局的新格局。2018年,有12個國家地區陸續發布或加強了其國家級人工智慧戰略計劃,另有11個國家正在籌備制定其人工智慧國家戰略。

而來自烏鎮智庫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成立人工智慧企業15916家,共發生了13331起投融資事件,投融資總額達784.8億美元。

「美國、中國、英國人工智慧整體表現突出,中美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產業大國,以色列、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各具特點。」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修全說。

李修全進一步介紹說,美國人工智慧論文引文影響力、PCT專利數量、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等指標都居全球第一,整體實力領跑全球。中國人工智慧論文發文量居全球最高,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響力指標相對落後。英國人工智慧論文發文量、總被引次數、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等指標排名第三,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也具相當實力。以色列雖然論文和企業數量不多,但論文引文影響力指標以及產學研合作指標突出。日、韓兩國在專利申請方面也體現一定優勢。

《報告》分析,過去一年間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化落地加快推進,正在為中國新舊動能轉換和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社會服務領域應用場景豐富,為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加快落地加速迭代提供了條件。同時,當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人工智慧引文影響力等體現科研質量的指標方面還較落後,在共性技術平台、晶元處理器等企業數量較少,基礎層領域發展相對薄弱。

「人工智慧正在由學術界驅動轉向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驅動,需要產學研協同創新。」李修全表示,從數據上看,中國人工智慧校企合作論文比例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人工智慧學術研究仍以高校為主,與企業的結合程度較弱。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夠緊密,企業在科研項目中的參與程度較低,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開展的人工智慧科研活動仍有待加強。

為此,中國正在加快人工智慧發展步伐。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布以來,全國已有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布了26項人工智慧專項政策,並提出各自的發展定位與目標。人工智慧企業通過與研究型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慧高水平人才成長,多層次AI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快推進。目前,全國已有30多所高校成立了AI學院,24所高校成立AI研究院,75所高校自主設置了89個人工智慧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人工智慧進入高中新課標……

《報告》指出,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是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支撐目標之一,公共服務領域成為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率先落地的最大應用場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為目標,大量人工智慧產品在政府服務、城市管理、公共安全、醫療保健、教育教學等社會運行的多個領域得到深度應用。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在全國3341家人工智慧企業中,京津冀、江浙滬、粵港澳三大區域佔據全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的83%,融資次數的88%,總融資金額的95%,已成為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大區域中,京津冀以北京為龍頭,重點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和前沿核心共性技術研發;長三角強強組合,人工智慧產業的區域集聚效應開始初步顯現;粵港澳優勢互補,學科建設與技術創新能力同步提升;東三省和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打造行業優勢,初步形成聚集區牽引又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昨晚驚艷亞洲的嘉年華,幕後還有這些秘密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102歲的設計人生,作品享譽世界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