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手把手教會西方欣賞中國文物,倒賣大量古董,卻被稱中國文化大使

手把手教會西方欣賞中國文物,倒賣大量古董,卻被稱中國文化大使

在西方人眼中,他是幫助大家認識中國古董的啟蒙人,但是在中國人眼中,他就是個販賣中國文物的賣國賊。到底是什麼人能夠有在西方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傳聞說民國年間有一半的文物都是被他賣到海外的,這個人就是盧芹齋。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出名,不過如果大家聽說過巴黎富人區的「中國紅樓」,那就好辦了,他就是這棟樓的主人。

盧芹齋,19世紀八十年代生於浙江,因為父親喜歡賭博,所以在他十歲的時候,母親就自殺了,而父親也沒活多久就去了。為了生計他去了湖州張家當僕人,這可不是個普通家庭,是當地的超級有錢人家,盧芹齋去了之後就一直伺候一位腿有殘疾的少爺,他叫張靜江。這個名字不陌生吧,就是國民黨的四大元老之一。後來張靜江擔任駐法商務參贊,所以盧芹齋也跟著一塊到了巴黎。

去那之後,張靜江就開了一家古玩店,用這些收入為孫中山集資,結果盧芹齋在他身邊慢慢也學會了這些本事,加上他悄悄用心學習,學會了法語和英語,還學會了怎麼辨別古董,更認識了不少達官貴人,所以後來他就成了這家店鋪的「經理」。等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張靜江要回國,盧芹齋卻表示自己不回去了。

就這樣,他留在巴黎開始自己創業,和上海的吳啟周開了一個新古玩店。想想那邊辛亥革命都爆發了,國內的局勢當然非常混亂,從故宮裡流出大量文物,很多曾經的滿清舊臣為了生活也將不少貴重玩意變賣,盧芹齋當然抓住了這個時機,他在國內各個省市都設置了收購點,低價將這些文物回收起來,然後再運送到歐洲市場區變賣,很快他就成了西方人眼中的厲害人物。

其實那個時候,歐洲對中國文物還沒有認識,讓他們買絲綢可以,但是買文玩古董他們更喜歡日本的浮世繪,為了提高這些古董的價值,盧芹齋在巴黎舉辦了一系列教學東方審美的活動,什麼展覽、學術研究等等,經過一番炒作,歐洲人還真的開始認識了中國文物,他本人還因此被封為是「中國文化大使」,讓一個無良商人硬生生成了藝術推廣人。他的影響對西方來說確實是好的,因為從那之後他們才認識到中國古董,而對中國的文物來說卻是滅頂之災,正是他的宣傳,才讓後來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他開啟古董流亡史,倒賣大量文物到海外,卻被稱「中國文化大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的拍攝取景地,遍布全國19個省,其中兩地方是真地名
他和林沖魯智深都能戰平,怎麼在攻打方臘時,一招未出就死了?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