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有破壞王做朋友,寶寶會不會也變成熊孩子呢?

有破壞王做朋友,寶寶會不會也變成熊孩子呢?

當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社交生活,尤其是開始上幼兒園以後,他會開始有自己的「交友觀」,這甚至不能完全在爸爸媽媽的預料之內。比如有的時候,小寶寶可能會喜歡跟一些「壞孩子」交朋友,所謂的「壞孩子」就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寶寶。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方面擔心寶寶被帶壞了,一方面又擔心出手干預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兩全其美的效果呢?

首先,焦急的爸爸媽媽們先放鬆下來,你們要相信,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寶寶天生的性格,對寶寶的行為產生的影響更深刻長遠,而且這種影響是要超過同齡孩子的榜樣作用的。具有「破壞性」的朋友可能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但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你的家裡可以提供一個平靜、非暴力的氛圍,那這種「壞」影響的持續的時間會更短。

其次,不要直接干涉寶寶,一點都不要。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曾經遭遇父母的干涉,而在這些時候,我們也常常會說,自己永遠也不要干涉自己的孩子。所以,這時直接的介入效果並不好。比如,直接對寶寶說「不要跟那個朋友玩」,或者在寶寶想跟朋友玩時,毫無原因地阻止。這樣只會使得他更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了。父母真正該做的,是開闊寶寶的視野,讓寶寶能跟更多的小朋友接觸。這樣小寶寶可能很快就「移情」了。

再次,如果寶寶仍然願意和「壞孩子」一起玩,甚至是一些「破壞性」的遊戲,那就隨他去吧。有些寶寶確實願意跟有活力的孩子一起玩。但一定要監督寶寶們的遊戲,如果可以的話,家長可以適度的參與,幫助設計一些有組織的活動。比如過度活躍的寶寶,可能往往在聽故事、玩拼圖的時候平靜下來。當然,如果寶寶的行為和遊戲是不安全的,那就要及時在萌芽階段就立即扼殺掉。

最後,如果寶寶的朋友確實具有破壞性或攻擊性行為,比如打、咬、踢等,那麼要讓他知道,這些行為在你們的家庭中是不被允許的。與此同時,要耐心的向寶寶解釋這麼做的原因,如這些行為的危害性等。讓寶寶跟你站到一起。這樣寶寶在外出,與朋友玩的時候,在遇到這類行為的時候,寶寶自己就會知道該怎麼選擇了,會不知不覺的影響到其他的孩子。

總之,隨著寶寶的長大,就會逐漸擁有獨立意識和社交能力,寶寶的朋友還是應該由自己去選擇,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價值去影響、引導寶寶,而不該簡單粗暴地干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妮喃 的精彩文章:

寶寶指甲總是撓破臉,卻死活不讓剪,怎麼辦?送你4個小技巧
不愛吃東西的寶寶急壞了爸媽,別慌,可能還是好事哦!

TAG:妮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