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何當今世界難以再出現愛因斯坦,人類科學停滯不前了嗎?

何當今世界難以再出現愛因斯坦,人類科學停滯不前了嗎?

事實上科學家是分級的。

第一梯隊以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普朗克,玻爾等人為主。

在科學史上,人類只有過兩次巔峰。

第一次以伽利略、牛頓等人為主。因為只有他們才系統建立起近代科學的框架,經典物理的框架中有熱力學,統計學,電磁學等等

在經典物理框架中深耕的科學家有玻爾茲曼,麥克斯韋,法拉第,安培等人。

從經典物理過渡到現代物理學的過程中,人類花了200多年時間。

經典力學帶給人類的成就包括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時代。具體包括蒸汽機、紡織機,冶煉,建築等。

而第二次科學革命以擴充經典物理為主

因為經典物理無法解釋微觀、強場、高速世界下的自然規律。

這時候以愛因斯坦、普朗克、玻爾為主的科學家分別建立了相對論,舊量子力學,新量子力學。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電氣時代。經典物理和現代物理學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大規模使用。

可以說,我們現在享受到的很多科技成果依舊來自牛頓那個時代的理論奠基。

提出理論的科學家是超前同時代至少100年的人,之後一二百年依舊會吃老本。

而現在我們連現代物理學的老本都沒有吃完,在基礎物理上的探索依舊艱難進行,提出新理論的時機尚未成熟。

在歷史中,我們都知道時勢造英雄。這句話依舊適用於科學歷史。

偉大的科學家如果沒有生到一個合適的年代,那麼他一定不能提出類似牛頓力學和相對論那樣的劃時代理論。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誕生就生逢其時。

因為在牛頓之前,第谷,開普勒,伽利略等人已經開始醞釀出科學思維了。人們研究自然不再拘泥於神學,而是注重於數據觀測。比如開普勒就根據老師第谷的海量天文觀測數據總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否定了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牛頓生在那個年代,前人已經給後人灌輸了注重實驗和觀測的科學思維。牛頓根據蘋果落地而聯想到萬有引力就不足為奇了。

而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也啟發於前人探索牛頓力學的禁區而留下的經驗。

比如牛頓引入的以太學說不符合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也不符合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還有馬赫對牛頓絕對時空觀的批判。

愛因斯坦本人也曾表示自己提出狹義相對論是基於前人對牛頓力學禁區的探索的啟發,特別是馬赫的思想影響了他。這些信息在愛因斯坦67歲自述自己一生的時候明確被表達出來了。

所以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時候狹義相對論已經呼之欲出了。

如果把愛因斯坦放到牛頓那個年代,他絕對是不會提出狹義相對論的,因為沒有任何前人的探索,也沒有任何顯著的事實與牛頓力學相違背。

當今世界很難出牛頓和愛因斯坦這麼偉大的科學家,主要是因為時機未到。

現在很多科學家探索的未知領域就是為接下來誕生的偉大科學家做鋪墊的。

下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很可能出自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人。而現在我們對萬有理論的探索還在艱難進行中,可能還沒有達到量變引起質變的程度。所以像牛頓、愛因斯坦那麼偉大的科學家還暫未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認識君 的精彩文章:

光到底是不是能量?光是物質,而能量看不見摸不著,它又是什麼?
夸克禁閉是什麼?為什麼會使夸克不能單獨存在?

TAG:科學認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