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一被載入正史的乞丐,行乞38年建三所學堂,光緒御賜黃馬褂

唯一被載入正史的乞丐,行乞38年建三所學堂,光緒御賜黃馬褂

說起古代最著名的乞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朱元璋和蘇乞兒。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當過和尚,也做過乞丐,最終成了皇帝,一生也頗為傳奇,所以稱他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乞丐絲毫不為過。

而蘇乞兒原名蘇燦,是著名的武學大師,後人根據他的形象拍了好多部電影。而我今天要說的這位乞丐,雖然不如前兩位有名,但他卻被後人編入正史,他行乞38年捐三所學校,得到了光緒皇帝親賜的黃馬褂。

這個人名字叫武訓。武訓出生山東的一個窮苦人家,一開始他沒有名字,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武七,他從小沒上過學,七歲那年父親去世之後,武訓就開始了乞討生涯。

幾年之後,武訓也漸漸長大了,便開始四處打工,那些僱主知道武訓沒有文化看不懂賬,所以經常做假賬欺負他,武訓不服就爭辯了幾句,沒想到那些僱主對著他就是一頓毒打,武訓沒有辦法,只能認栽。

20歲那年,武訓又開始了乞討生涯,不過這一次他乞討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們,他受夠了文盲的苦楚,決定乞討一些錢用來建學校,供這些窮苦孩子們讀書。

此後的幾十年里,武訓一直在乞討,他不止沿街行乞,還為路人表演各種節目,有時候表演吃各種蟲子,有的時候表演吃石頭磚瓦,只為了能夠多要一些錢。討來錢之後,武訓就將它們存起來,自己只是吃一些腐爛的菜充饑。

行乞29年後,武訓終於攢夠了錢,開辦了第一所義學,讓窮苦孩子們來上學,他不收一分錢,為了讓孩子們認真學,他還給孩子們下跪,希望他們不要辜負父母的期盼,在武訓的努力下,義學裡的老師和孩子們都非常認真。

隨後的幾年裡,武訓又接連辦了兩所義學,他的舉動被山東巡撫張曜聞知道了,張曜聞為了鼓勵武訓的行為,專門為他向上申請表彰,還為他取名「武訓」,並撥款200兩白銀。從那以後,武訓的聲名大振,就連北京等地都知道了他的義行,然而好景不長,武訓在得到嘉獎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得知武訓去世的消息之後,義學所在地的老百姓都自發為武訓送行,武訓一生沒有娶妻,也沒有孩子,老百姓們就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參加葬禮,葬禮當天到場的老百姓足足有一萬多人,哭聲震天。

武訓走了,他的故事流傳了下來,很多貧苦人家的孩子都非常感謝他,如果沒有武訓的話,他們是不會有上學的機會的,後來,武訓多了一個稱號,叫做「千古第一奇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若此人不死,李淵沒機會稱霸天下,唐朝江山或許要易主
魯迅祖上背景有多牛?讓諸葛亮忌憚,打的曹操落荒而逃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