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Nature:全球禁用數年後,中國東部仍在排放大量氟利昂

Nature:全球禁用數年後,中國東部仍在排放大量氟利昂

從太空觀測的地球大氣層。(圖片來源:NASA)

去年5月,一項發表在《自然》期刊的論文指出,在東亞地區,原本已經被《蒙特利爾協定書》禁止生產、使用的三氯一氟甲烷(CFC-11),最近幾年的排放量顯著回升。一年後,在一項同樣發表於《自然》的研究中,來自日、韓、美、英等國的科學家指出,具體的排放源主要來自中國東部地區,尤其是山東、河北。

撰文 | 吳非

臭氧層危機

自從「氣候變暖」進入人類的視線,大量氣候、生態的壞消息每年都在不斷地衝擊著我們的家園: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創下新高、北極海冰面積持續下降、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在全球氣候危機不斷加劇的今天,任何一項具有積極意義的指標都足以令人感到欣慰。南極臭氧層空洞面積的縮小,就是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

氯氟烴類化合物(CFC)也被稱作氟利昂,曾是一類重要的工業原料。作為製冷劑、發泡劑等,CFC曾廣泛用於冰箱、滅火器、泡沫聚苯乙烯等領域的生產過程。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冰箱製冷劑是二氯二氟甲烷,即CFC-12三氯一氟甲烷(CFC-11)則是常用的發泡劑。

(註:對於「氟利昂」的定義,存在不同的說法。除了本文指代的氟氯烴,也有人用氟利昂指代範圍更廣的飽和烴鹵代物,或是更狹義的二氯二氟甲烷,即CFC-12)

1974年,兩位化學家第一次意識到,氟利昂,這種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材料,可能給臭氧層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Marlo Molina和Sherwood Rowland發現,兩類氯氟烴——CFC-11與CFC-12可以在大氣層中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結果是高層大氣中的臭氧被消耗,大氣層對紫外線的保護正在削弱。

Rowland(左)與Molina(右)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1995年,Molina和Rowland因這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而此時,人類已經意識到,臭氧層因為氟利昂正變得千瘡百孔。

1985年,三位英國科學家(Joesph Farman、Brian Gardiner和Jonathan Shanklin)在南極科考過程中證實了Molina和Rowland的理論。這是一項觸目驚心的發現:每年8~10月,南極上空會出現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這裡的臭氧濃度不足220個臭氧單位(Dobson Units)。而在上世紀60年代,同一片區域的臭氧濃度還有300個單位。更加糟糕的是,臭氧層空洞還在不斷擴大。

臭氧層對人類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臭氧層對紫外線的過濾,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全部到達地球表面,損傷人體DNA,最終可致皮膚癌變。

這一次,意識到危機的人類迅速作出了響應。1989年,由197個聯合國成員國簽署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正式生效。協定書對多種氟氯烴的生產、使用做了嚴格的限制。按照這一協定,全球各國將逐步禁止氟氯烴的生產、使用。到2010年,氟氯烴將被全面禁用。

《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收效立竿見影。很快,大氣中的氯氟烴含量逐漸減少、平流層的臭氧含量緩慢增加,南極臭氧層空洞的面積也在本世紀緩慢縮小。根據NASA科學家的估計,如果各方繼續嚴格遵守協定,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臭氧層將完全恢復。

重回視線

隨著臭氧層修復的順利進行,「臭氧層空洞」與「氟利昂」似乎逐漸被人淡忘。直到2018年5月,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將這兩個詞重新拉回我們的視線。文章指出,自2013年起,有人在違規排放大量CFC-11。

證據來自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與南極洲的12座大氣觀測站。研究發現,自2013年以來,全球大氣的CFC-11濃度出現兩個值得關注的變化趨勢:

CFC-11濃度的下降速率明顯放緩。從2015年到2017年,CFC-11濃度每年僅下降1.0 p.p.t.(p.p.t.為萬億分之一),不到21世紀初的一半。

南北半球的CFC-11濃度差距不斷拉大。北半球的人類活動、工業生產更密集,因此北半球的CFC-11濃度比南半球高並不意外,但這無法解釋南北半球逐漸拉大的差距。

同時,由於其他氟氯烴氣體的濃度沒有呈現出類似的變化趨勢,CFC-11獨特的變化曲線就只有一種可能的原因:一些地區仍然在生產、排放CFC-11。

這些神秘的CFC-11排放源究竟在哪?

科學家已經知道,CFC-11的濃度變化與已知來自工業排放的其他幾種氣體(如HCFC-22)的濃度變化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因此,結合夏威夷莫納羅亞觀測站的數據以及HCFC-22等氣體的排放記錄,研究者建立了CFC-11的全球排放模型。結果顯示,近年來的CFC-11排放很可能源自東亞地區。

不過,受制於觀測站點的位置,這項研究的結論也就到此為止。要明確具體的排放源,必須寄希望於來自核心區域的數據。

確定來源

本周,在一項同樣發表於《自然》的研究中,來自日、韓、美、英等多國研究機構的科學團隊,就通過最新的數據分析給出了答案。

這項研究的數據分別來自位於日本波照間島韓國孤山的大氣觀測站。相比於2018年研究中的夏威夷等觀測站,這兩個站點更接近於核心排放區,因此可以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大氣CFC-11的細節。

利用觀測數據,研究團隊藉助大氣化學傳輸模型,給出了全新的解釋:觀測站空氣中的CFC-11,主要來自中國東部地區(該研究包含安徽、北京、河北、江蘇、遼寧、山東、上海、天津與浙江),其中山東與河北的排放量尤為顯著。

2008-2012年(上圖)與2014-2017年(下圖)間,中國東部地區的CFC-11排放地圖。

根據CFC-11的濃度變化趨勢,研究團隊將2008年以來的CFC-11排放分為兩個階段:2008-2012年,中國東部的年均CFC-11排放為6400噸;而在2013-2017年間,這一數值飛漲至13400噸,漲幅達110%。

根據這項研究,中國東部已經成為全球CFC-11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結合此前NOAA的觀測數據,研究團隊指出,相比於2008-2012年,在2013-2017年間,中國東部地區新增的CFC-11排放量佔據全球總增量的40%-60%。當然,這一數據在強調中國東部排放增長的同時,也暗含了另一個事實:在全球其他區域,CFC-11偷排的現象同樣存在。

採取行動

在上世紀80年代氟利昂使用的高峰期,人類每年向大氣中釋放35萬噸CFC-11,而在《蒙特利爾協定書》簽署後,本世紀初,這一數字一度下降到每年5.4萬噸。但隨著中國東部等地區排放量的回升,NASA觀測到的臭氧層恢復趨勢將顯著減緩。此前科學家預測,南極臭氧層空洞有望在2050年被填補,而現在,這一時刻可能需要推遲10年甚至更久——具體的年份則取決於全球各國接下來的決心與努力。

事實上,在《蒙特利爾協定書》通過後,中國政府為了履行公約做了大量努力。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及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始終嚴格執法,嚴厲打擊消耗臭氧層物質(ODS)違法生產、使用和銷售的行為。

2018年的論文發表後,儘管沒有明確指向中國,但中國政府迅速作出了響應,生態環境部組織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針對ODS的專項執法檢查。此次行動搗毀了位於遼寧、河南的2家非法生產CFC-11的窩點,並嚴打非法使用ODS行為,追溯非法ODS來源。

對於最新研究指出的CFC-11排放,我們尚無法確切得到其來源及用途,也不確定在2017年之後,情況是否有所改善。一些科學家推測,這些CFC-11排放可能與一種用於建材的泡沫絕緣材料有關。由於CFC-11會被包裹在這種泡沫材料中、逐步緩慢泄露,因此最近幾年的實際排放量可能遠高於該研究的結論。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如果最新的排放源被迅速關閉,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修復進程將不會受到影響。因此,至少在這一問題上,人類的命運還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始論文:

Increase in CFC-11 emissions from eastern China based on atmospheric observations

參考鏈接: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global-warming/ozone-deple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249810a0.pdf

《萬物》雜誌2019年5月刊現已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塑料垃圾已經開始污染海洋最深處
華為的5G技術,源於這種數學方法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