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夷陵之戰

劉備最慘烈的一次戰役——夷陵之戰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三場規模較大、影響深遠、慘烈度比較高的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是發生在劉備和孫權之間的一場戰役,雙方的投入較大,最後以孫權一方獲勝、劉備一方慘敗而告終。劉備可以說是戎馬一生,沒想到在晚年吃了這麼大一個虧。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夷陵之戰」的始末。

戰前背景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襄樊之戰」的餘波。關羽貿然北伐,雖然前期取得巨大優勢,但也導致南郡防禦空虛。孫權和劉備此時早已貌合神離,南郡的存在始終是孫權心頭的一根刺。於是孫權集團趁關羽北伐,偷襲荊州,封鎖長江。

關羽得知消息後,南下打算奪回南郡,但軍隊大都是荊州人士,一家老小被呂蒙控制,兵無戰心,關羽軍團很快潰散。這仗是打不了了。由於長江被封鎖,關羽無法入蜀,只能趕往「東三郡」,從上庸入益州。結果半路被擒,死於孫權之手。

「襄樊之戰」後,劉備既失去情同手足的大將關羽,又失去南郡這個北伐的出口,「隆中對」這個戰略規劃無法完成。無論是為關羽報仇,還是重新得到南郡,繼續「隆中對」,又或者是搶回荊州官僚集團的老家,劉備這一場仗都必須要打。

戰爭準備

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劉備還遣使討好曹丕。仔細想想,劉備和曹操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但還是選擇這種違背本心的做法,可見對孫權的戰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孫權在劉備的壓力之下,向曹丕上表稱臣。沒想到之前還兩頭挨揍的曹魏,現在成為最大贏家。戰略家劉曄早預料到劉備伐吳,並在孫權上表時勸說曹丕南下伐吳,和劉備一起瓜分江東,但曹丕沒有同意。

劉備決定伐吳後,詔令閬中的張飛部率一萬兵力南下到江州,與劉備匯合,但臨行前被麾下張達、范強反水殺死,投奔孫權;趙雲勸阻劉備,沒有被採納,被安排留鎮江州。

孫權讓諸葛瑾給劉備寫信,希望和解。但信中都是空話,一點實際好處都沒有承諾,沒有什麼誠意,劉備自然不會同意。

戰爭過程

前期

公元221年7月,劉備發動對孫權的戰爭。劉備派遣吳班、馮習率四萬人,擊破、秭歸的守將陸遜、李異、劉阿佔據秭歸。222年1月,劉備部進駐秭歸後,吳班、陳式率軍推進到夷陵222年2月,劉備率軍到夷道猇亭附近紮營。馬良到武陵郡吸收武陵蠻的兵力,響應劉備。黃權率軍屯在江北,防禦曹魏方面可能的進攻。

孫權方面拜陸遜為主將,率領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人,兵力共五萬,與劉備在夷陵相抗。針對武陵蠻響應劉備的情況,孫權派步騭到長沙郡益陽縣鎮守。

中期

東吳諸將請求出戰,但陸遜不同意。陸遜採取的策略是扼守要道,避戰不出,消磨敵軍銳氣,以觀其變。劉備的東進受挫,雙方在夷陵相抗數個月。劉備是進攻方,時間越久越不利,決定引誘陸遜出擊。劉備讓吳班率領幾千人在平地紮營,在山谷中埋伏八千伏兵。東吳諸將認為這是一個吃掉吳班的機會,但陸遜仍然不允許出戰。

劉備軍又圍攻夷道守將孫桓。孫桓向陸遜求援,東吳諸將又認為應該出兵救援。陸遜認為孫桓部士氣正盛,夷道城堅糧足,一時半會不會被攻克,並不救援。

後期

長期的對峙消磨掉蜀漢軍隊的士氣。在公元222年五月,陸遜終於決定發動反攻。陸遜先攻擊蜀漢一個軍營,沒有成功,還損失一部分兵力。不過隨後陸遜找到破敵之法——火攻。

東吳軍隊點燃茅草,火燒蜀漢兵營,在蜀漢軍心不穩的時候,發動全面反攻。朱然率領五千兵力,擊破蜀漢前鋒,穿插包抄到後方,與韓當、陸遜圍攻、截斷蜀軍於涿鄉;孫桓從夷道出擊;潘璋、徐盛部對蜀軍猛攻。蜀軍大敗,五十多座連營連續被破四十多座,大量將領士兵戰死或投降。劉備登山避險,陸遜四面圍攻,蜀軍崩潰瓦解。劉備趁夜脫逃,留傅肜斷後。

劉備由水路逃到秭歸,之後改走陸路,一路收拾殘兵,進駐永安。趙雲率軍從江州到永安接應。徐盛、潘璋、宋謙等人建議繼續進攻永安,陸遜、朱然等人認為,曹魏虎視眈眈,不宜繼續追擊,於是退兵。

戰役影響

經過「夷陵之戰」後,蜀漢國力再一次受損,可謂元氣大傷。劉備一方數萬士兵戰死或投降(劉備投入到「夷陵之戰」的兵力一直有不同的說法,按《傅子》記載為八萬人,但這是一個孤證),張南、馮習、傅肜、程畿、馬良、沙摩柯(武陵蠻首領)等一批文武官員戰死;杜路、劉寧等人投降;由於水路被東吳切斷,江北的黃權無法入蜀,於是投降曹魏。孫權方面則徹底消化荊州三郡,掃除長久以來荊州對揚州的威脅;蜀漢徹底失去收復荊州的可能,「隆中對」破產,諸葛亮不得不改變策略,制訂以涼州為依託,進攻關中的新的北伐戰略。「夷陵之戰」後,魏、蜀、吳三國的疆域和實力對比沒有太大變化,鼎立之勢基本形成。

小結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一方前期進展還算順利,但當東吳軍隊扼守堅城要道以後,就無法繼續推進。同時劉備放棄水路,將希望完全依託在無法展開進攻的陸軍,在失敗後,東吳的水面部隊可以任意馳騁,隨時登陸穿插包圍;反觀東吳軍隊,雖然在戰役前期連續後退,但在夷陵依靠有利地形,與劉備相拒幾個月,不斷消磨蜀漢軍隊的士氣。等到天氣炎熱的時候,陸遜利用劉備連營的特點,利用火攻擾亂軍心,然後東吳諸將一起反攻,成功擊敗劉備。「夷陵之戰」足以證明陸遜的高超的軍事能力,也是劉備的戎馬生涯中最大的黑點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曹操懊悔的一件事:猜忌陳登,使江東孫氏做大

TAG:千歷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