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平均每天超1000人患大腸癌!三招教你預防!做到一招,都有用

平均每天超1000人患大腸癌!三招教你預防!做到一招,都有用

根據2017年2月28日發表在國際知名的癌症期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雖然最近幾十年來5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率下降,但55歲以下年輕族群大腸癌的發生率卻年年上升,值得大家警惕,並應提出解決之道。

研究人員針對1974~2013年間共490,305例大腸直腸癌個案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年輕人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年年攀升,20~29歲每年成長2.4%,30~39歲每年成長1%,40~49歲每年成長1.3%,50~54歲每年成長0.5%。

但同時期55歲以上的大腸直腸癌卻以每年3%的速率下降,年輕人的發病率與整體趨勢完全相反,顯示大腸直腸癌在年輕族群的高發病率,不容小覷。

推測55歲以上族群整體趨勢下降的原因應是受益於常規健康檢查和健康飲食,如果有做健康檢查,很多瘜肉在癌變前就能被檢查出來,予以切除。

在美國一般不會針對50歲以下民眾推薦常規檢查,因此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流行病學家、此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西格爾(Rebecca Siegel)醫師提到,有鑒於大腸直腸癌患者越來越年輕,因此建議民眾應在50歲之前就可以做大腸癌相關篩檢。

另一篇由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外科莎曼莎?韓德倫(Samantha Hendren)副教授,發表在2016年1月25日癌症期刊(Cancer)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衛教建議美國一般民眾應從50歲開始進行大腸癌相關篩檢,但卻有1/7的大腸癌患者年齡根本還不到50歲。

大腸癌在美國占癌症死亡率的第二名,也是全美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三位,目前美國的醫學指南建議民眾50歲時進行有關癌症的各項篩檢,若是親屬中有兩人以上被確診為癌症,則必須從40歲開始進行有關癌症的各項篩檢。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和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指出,在1990年出生的人與在1950年出生者進行同年齡層相比,前者患結腸癌的風險是後者的兩倍,而患直腸癌的風險則是後者的四倍。

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方式多為久坐、不運動,身材過重或肥胖,飲食不健康,除加工紅肉外,也攝取過多的糖,而煙、酒則更是雪上加霜。

講完了美國,講講中國吧!

中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居全球第三,平均每10萬人就有45.1人罹患大腸癌。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自2006年以來就高居國人患癌率的第一名,已連續八年蟬聯十大癌症好發第一名,同時也是十大癌症死因的第3位。根據有關部門的十大死因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患病人數較十年前增加約一倍,平均每35分鐘就有1名新增病例。

另外,近年來患大腸癌除了有年輕化趨勢外,20歲以下患大腸癌的人數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

50歲以下年輕人應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

醫生教你用這三招來預防:

1. 有癥狀時要警覺,立即就醫,因為年輕,所以從未想到癌症會找上門,所以很多發現時已是第三期,從今天開始,年輕人也要想到癌症會找上門。

象是排便習慣改變,無論是排便次數改變、糞便性狀改變或是不明原因的腹瀉和便秘等都要注意。

當腫瘤已侵犯至腸壁外,或是已有腸阻塞情形,就會引發腹痛,所以若有慢性腹痛一定要就醫詳細檢查。

便血或糞便帶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徵兆,只要是肉眼觀察到有便血,就要儘速就醫,不要以為只是痔瘡。

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癥狀就是貧血,發現有不明原因的貧血,除了考慮血液疾病、營養因素等等,還必須將腸胃道慢性出血列入檢查。腫瘤若導致腸阻塞、腹痛時,容易有食欲不振、營養不良,進而使體重逐漸下降的情形。

2. 改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癌症,改變飲食習慣,就能遠離它。

少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維持標準BMI值

多喝水

禁煙、少酒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3. 要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50歲以下年輕人,體檢沒有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醫生建議自費做,價格上面非常便宜,又沒有侵入性,千萬不要怕麻煩,舉手之勞就可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頭條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健康 的精彩文章:

這幾種清熱解毒中成藥,你選對了嗎?選不對吃的都是毒!

TAG:南方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