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強勢入侵,張謇艱難籌股實業救國,慘遭破產但仍是英雄

日本強勢入侵,張謇艱難籌股實業救國,慘遭破產但仍是英雄

1895年,日本趁中國傷痕纍纍之際,向中國發起了甲午中日戰爭。當時中國無論是在兵器還是在海軍之上,都遠遠比不過日本,最終自然也就以失敗告終。戰敗後,中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個消息一出,全國上下都非常激憤,大家都覺得國家前途已經一片渺茫了。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之下,42歲的張謇選擇了實業。

我們都知道,張謇本來是狀元,是一位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人,本來就擁有著很大的榮耀,如今卻選擇投身商海,放棄自己多年苦讀得到的成果,這是多麼令人震驚。但是張謇毫不動搖,一心就要創造實業。

當時江蘇盛產絲綢,織紗曾經也是一項傳統,所以張謇就創辦了一家大生紗廠。但是,當時並沒有人相信一個讀書人能夠經商,所以並沒有人願意給張謇投資。張謇也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擬定了一份集股章程,向整個社會公開籌股,並且將每年的收益都給大家算得明明白白。就這樣,張謇踏上了上海、海門等地的股份認購之旅。

很遺憾,在籌股的時間裡,張謇不僅沒有籌集到想要的資金,反而把自己身上的錢都給投進去了,最後落得個擺攤賣字畫籌路費的局面。過了一年的師姐,大生紗廠的籌股才只有不到八萬兩,就連很多本來要跟張謇一起開紗廠的合伙人,也心灰意冷,選擇離開了。

在張謇實在是想不出辦法的時候,兩江的總督「劉坤一」給了他一個建議,讓他嘗試一下官商合作。張謇馬上就去南洋的國營紡織局了解了情況,雖然狀況不太樂觀,但是張謇還是咬咬牙買了一批舊的機器。後來加上艱難地再籌股,在1899年,大生紗廠終於開工了。

在一年之後,這位大家都不看好的狀元郎張謇給了大家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就是大生紗廠凈賺了2.6萬的白銀。

在紗廠開創之際,張謇就對紗廠立了一些規矩,撰寫了《廠約》。張謇畢竟是讀書人,非常有條理有想法,所以他明確地規定了大家的職責、獎罰制度以及利潤如何分配的問題,同時,他還要求每天開一次會議,來總結當天的問題。這個水準,可以說得上是當時中國自辦企業的最高水平了。

不僅如此,在紗廠的發展漸漸步入正軌之後,張謇開始考慮其他的問題。為了降低棉花的成本,他就開始自己種棉花,同時他用大工業創造的理念,創辦了一個產業鏈的企業,在當時確實是極其罕有的。

張謇創辦了紗廠,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一種「紳督商辦」的風氣,這是晚清企業的一種非常巨大的進步模式。同時,張謇還開創了一個先例,那就是官府只負責收取紅利,不能敢於廠內的任何事務。

後來雖然由於軍閥混戰,張謇破產了,但是張謇在對於實業,對於中國所做的貢獻,足以讓他成為一位「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譚嗣同入獄時,夫人曾以譚家無後苦勸他回心轉意,其回答讓人欽佩
1975年,南越政權覆滅,這幾名將軍不願做亡國奴選擇自殺殉國

TAG:子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