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農業遇尷尬:政府再推160億美元補助,難挽市場份額丟失

美國農業遇尷尬:政府再推160億美元補助,難挽市場份額丟失

美國東部時間5月23日,美國農業部宣布向美國農民提供最高達16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以補償他們在貿易爭端中遭受的損失。這是美國政府連續第二年調撥巨額資金補助農民。去年7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美國農民提供120億美元補貼為農民提供援助。

在本輪援助計劃中,美國農業部部長珀杜承認,相對於補助,農民寧願要貿易。

受貿易摩擦的影響,出於對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減少進口美國大豆的擔憂,美國大豆期貨一直震蕩下跌。自今年4月以來,美豆價格出現單邊下跌,至5月創下10年來的新低,跌破美國大豆種植成本線。美國豬肉出口也受到影響,來自美國的豬肉佔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35.8%,下降到了2018年的7.98%。

美國農業的尷尬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從美國方面來看,農產品出現嚴重滯銷,價格大幅下跌,美國農民破產情況增加,嚴重滯銷導致了美國農民無充足的資金購買農業機器設備,以及新的年度播種時候猶豫,無法對未來種植何種作物進行明確選擇。

另外,大量的農產品滯銷,美國農民在秋季將會面臨大量新收穫的農產品無有效倉容存納的尷境遇。

美國大豆協會會長戴維·斯蒂芬斯23日表示,貿易援助只能短期幫助大豆種植戶耕種,並不能彌補他們的長期損失或者讓關稅問題消失。他重申,美國大豆行業需要開放的市場,而自去年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以來,美國大豆種植戶已失去第一大出口市場。

美國全國小麥種植者協會會長本·肖爾茨說,美國50%的小麥用於出口,這意味著小麥種植者需要長期解決方案,包括完成與中國的貿易談判。

始於4月中旬的本輪大豆下跌,主要受到美豆自身庫存高企所致,後半段新增了中美經貿磋商的影響,美豆期貨加速下行。

美國農業部曾發布月度供需預測顯示,在下一個收穫期之前,美國大豆庫存將同比增長逾一倍,達到2710萬噸。一年後,也就是2020年8月,庫存量很可能會保持在2640萬噸的高位,是過去五年來平均水平的四倍。

這導致美國大豆價格大跌。此前,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農場凈收入同比下滑13%,至753億美元,預計今年該數字將進一步下滑8%,至694億美元,較2013年創下的歷史高點回落44%。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上月「農業帶」多州突遭洪澇災害,總計832個糧食儲備倉受到了影響,受損糧食價值在1730萬美元至3460萬美元之間。加上被摧毀的房屋、基建等,直接經濟損失可達30億美元。

作為美國主要的農作物產區,肆虐中西部洪水將使農民不能按時播種,而更多的人可能短時間內根本無法使用他們的土地,全年的農作物產量或將受到嚴重影響,穀倉中數百萬蒲式耳的小麥、玉米和大豆被水浸泡無法繼續使用。

美國國家氣象局副局長埃里克森表示,未來兩個月,大部分中東部地勢較低洼的區域降雨量將比歷史均值要高,這使得第二輪的補貼計劃愈發「捉襟見肘」。

貿易摩擦外溢效應顯著

反觀中國,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由於自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大量減少,中國玉米、大豆價格有望維持強勢,種植效益增加。

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大豆面積達到1.4億畝,2022年達到1.5億畝,達到本世紀以來最高水平。其中2019年大豆面積增加1000萬畝。

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的背後,是東北等地區提高2019年大豆生產者補貼。其中,黑龍江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保持在每畝300元左右。

2018年以來,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數量呈現顯著下降。大豆方面,2018年中國採購美國大豆僅為1664萬噸,佔比18.67%,而2017年進口量是3285萬噸,佔比34.39%。截至2018年,中國進口牛肉、雞肉、大豆的第一來源國均為巴西,巴西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輸出國。

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除了使中國加大從南美國家,比如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農產品的進口力度以外,同時也使中國拓展了歐洲及南非的農產品進口。比如,2019年一季度,中國從非洲及歐洲進口牛肉大幅增長,雖然佔比較小。

此外,穩定的貿易關係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近幾年,我國每年從秘魯、智利大量進口獼猴桃、車厘子,極大促進了當地農業發展。

貿易摩擦的外溢效應,還體現在進口豬肉上。以今年3月為例,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加拿大向中國出口的豬肉同比猛增近80%,加拿大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同比增加41%。

換句話說,就是加拿大將本國豬肉運往中國,同時從美國進口豬肉進行消費。

從中國豬肉進口格局來看,2012年,來自美國的豬肉進口,佔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35.8%,西班牙的佔比只有12.86%。到2015年,西班牙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豬肉進口來源國。隨後,歐盟、南美國家成為中國進口豬肉的主要來源國。到了2018年,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只佔到中國豬頭進口的7.98%。

俄羅斯、西班牙、加拿大、巴西、智利等豬肉供應國,都在積極地爭取訂單,準備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以西班牙為例,中國是西班牙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目前,西班牙豬肉產業已經一躍成為這個國家繼石化、汽車等行業之後的主要支柱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當前正在遭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由此導致豬肉產能下降,因此,從沒有疫情的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進口豬肉的數量會有所增加。

美國全國豬肉生產商理事會會長戴維·赫林也敦促美國政府儘快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以增加對中國豬肉出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千萬資金一日游」難成行,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嚴上加嚴」
受非洲豬瘟影響,業內預計中國大豆進口下降超600萬噸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