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殺軟到割韭菜再到全家桶(下)

從殺軟到割韭菜再到全家桶(下)

▌國內紛爭之源

最早最早是誰可能已經無跡可尋了,畢竟那年代網路還不發達。目前找到的比較早的是在1988年,那時病毒通過軟體流入中國。十四歲就開始學程序的「神人」劉傑剛考上鄭州大學(你或許在電腦報曾看到過他),當時學校里由於同學互拷磁碟導致很多微機感染了「乒乓」病毒,於是他自己寫了套程序,做了殺毒盤,揭開了我國殺毒史的序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病毒越來越多,但又沒有專門的部門管理,所以這類程序員們成為了反病毒等等中堅力量,而官方這件事兒就推給了公安部,組織了一批人編寫出了中國第一套殺毒軟體——KILL。

1990年4月,深圳華星公司推出了世界舞台上第一張防毒卡,插到電腦的PCI等插槽上,每次開機都可以讓電腦「歸零」,按這思路還確實不怕中毒了,大不了重啟。不過這一騷操作也被王莘的瑞星公司學了去。1991年,瑞星、華能、新創等公司也推出了防毒卡。

令人沒想到的是,1992年3月,出現了一場病毒大災,黑色星期五和米開朗琪羅病毒同時爆發,連央視都頻繁報道。時機來了,瑞星此刻大力宣傳改進後的防毒卡,銷量暴漲。防毒卡原來的龍頭華星由於體制改革、主創離去,半年時間就被瑞星反超。

當瑞星還一股腦宣傳防毒卡這種硬體的時候,多數人依舊堅持著更方便的殺毒軟體。1993年劉傑研製的譯林軟體又在世界計算機博覽會上大放光彩,後又和周輝等人一起開發了當時最著名的AV95殺軟,以及1996年的行天AV98殺軟;

經過國際上幾十家反病毒廠商測試,其查毒率位列當時世界第一。國內當時爆發的CIH病毒也是AV98發現並殺除的。

時至1994年,洪濤開發的毒林名捕也有過不小影響,不過當時另一大殺毒軟體正冉冉升起。當時大多開發防毒軟體的都是高材生高文化、家裡條件又好、從小接觸電腦,意外的是一位3歲患小兒麻痹、腿部殘疾、初中畢業、38歲才接觸電腦、45歲才創立公司的老人卻一舉拿下全國80%的殺軟市場。

「那個男人」就王江民。1994年7月,他推出了KV100超級巡警。為什麼會一舉成功呢?此時國內病毒還沒有網路和光碟傳播,新病毒一出殺軟就無從招架,王江民想出了一招,他每周在報紙上公布依次新病毒特徵碼,讓用戶自己升級,既打了廣告又保證了殺軟長期有效還維持了用戶粘性,從此KV100一炮打響。

此時華星的黃向偉已經意識到防毒卡打不過微星了,於是轉投軟體和王江民合作,華星成為KV總代理,還取得了公安部門支持,KV100半年銷量1萬套,後來的KV200一年銷量20萬套。

沒過多久王江民又干別的事兒去了,這時他認識了中國電腦教育報廣告部主任高寧,這讓他認識到了做市場的重要性,於是他帶著KV100殺進中關村,一禮拜賺到了150萬,同時紮根於此,創立了北京江民科技公司。

有了市場策劃和廣告宣傳的優勢,之後的「小青蛙」KV300銷量爆炸,到1997年底一共賣出了50萬套,很多人也是這時候接觸到這個殺軟的。1996年成立的北信源公司也在這個時期推出了北信源VRV殺軟。

但是江民一家獨大,別家肯定眼紅,1997年7月23日,北信源、華美星際、瑞星、經偉、藍盾5家大公司聲討江民,說其新出的「KV300 」殺軟自帶「邏輯炸彈」,會破壞用戶電腦,公安部門和央視都高度關注此事;

其實這是江民防護盜版的措施,但當時國內環境你也懂的。江民通過危機公關和大量廣告費,宣傳「此事是競爭廠商不正當競爭而捏造的」,成功度過一劫還更出名了。

1998年,那個神人劉傑受金山公司邀請成其技術顧問,主持了某個研發。僅一年後又出任江民的CTO,研發出了KV3000殺毒王。

20世紀殺軟還是收費的,通過市場零售賺錢,但是瑞星找到了另一個商機——OEM。通過和品牌機廠家合作,出廠自帶瑞星98殺毒,捆綁銷售。1998年瑞星殺軟從一名不聞變得無人不知,到2001年瑞星出貨量已經和江民持平了。

同年8月,劉傑在金山的開發終見結果,金山推出了有雙殺毒引擎的金山毒霸,野心勃勃的金山發布時還宣稱金山1年進三甲,3年奪第一。

2002年3月,金山和各地百家店鋪簽約,店鋪門面必須掛上「金山毒霸授權服務店」,給了店鋪最低的進貨價,果不其然,金山毒霸瞬間打響。

後來瑞星和江民也學了這招,店鋪門面一換再換,最後金山通過價格暴降,依舊佔領銷量高峰。瑞星通過把市場費提升10倍到1000萬,大打「品牌營銷」牌,讓小獅子登上了家家戶戶的桌面。

2004年,劉傑創立北京日月光華軟體公司,推出了唯一通過微軟認證的光華反病毒軟體,正式走入世界專業市場。同年5月還早早推出了全球首款手機殺毒軟體。

從03年到07年,隨著網路普及,殺軟開始從實體走向網路,雖然殺軟市場拓寬了,但病毒的傳播性也隨之變強,比如2007年初的「熊貓燒香」,成為當年十大病毒之首,它是蠕蟲的變種,後又變種出了「金豬報喜」,肆虐了全國百萬台電腦,很久之後才有了專殺工具。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背後製作者李俊、張順被逮捕的最大原因不是病毒,而是設立了「金元寶棋牌」的網路DU場...(全國首家線上xx下線啦)屏幕前的你一定要記住啊,熊貓燒香算不上大毒,DU博才是真正的病毒,遠離,遠離!

▌毒瘤軟體伊始

還沒到殺軟轉型,一家叫3721的公司成為了國內「毒瘤、流氓」的代名詞,它背後老闆就是後來360的老闆,周鴻禕。起初它只是個網站,推出了個上網助手、提供中文網址服務;

名字好聽,乾的事情可是真的臭名昭著,通過IE插件攔截瀏覽器做跳轉,強制用戶選「是」安裝,或者瀏覽到了包含3721插件的網站就靜默安裝,劫持瀏覽器、無法卸載,各種廣告插件佔滿你的IE屏幕。

當時類似新浪等知名公司也干過這些勾當,那些才是真正的毒瘤而被我們現在稱為「全家桶」的百度,那時還只是個後台服務商。後來廠商紛紛效仿,推出了例如一搜、中搜、百度工具條等各種IE插件,這些插件還會互相掐架,你卸我我卸你。

3721坐上了當時中國互聯網的頭把交椅,最後被雅虎以1.2億美金買下了。變現有錢了之後的周鴻禕接下來就開始做起了360安全項目,加入奇虎「給自己擦屁股」,大力整治自己曾經做過的這類流氓軟體,轉眼一變倒成為了「道德楷模」...

可以說他的眼光真是長遠,既然那時各種毒瘤橫行,不如讓自己成為全國史上最大最惡,再由自己「殺了」自己,怕不是現實版魯魯修?真是養壯了韭菜立馬割(啥叫「割韭菜」,大家看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的《超級肥皂》就明白了)

▌從收費到免費

當時有一個說法「這些安全公司,左手寫殺軟,右手寫病毒,自己造自己殺,企圖永遠有錢賺」不知其是真是假。資本越走越大,這些安全軟體的利潤讓開發者們嘗到了大甜頭,不好好做殺軟天天搞推廣,但誰也沒想到,21世紀才剛出頭,殺軟收費就落幕了。

2008年,有了充足資本的360進軍殺軟市場,打出了「免費」旗號,成為了病毒、毒瘤軟體的解決方案。於是360佔有率直線上升,其他廠家還堅持著靠賣殺軟盈利,等到轉投免費為時已晚。

至於360用啥賺錢,當然是靠流量賺錢,有在線廣告、遊戲、互聯網等等,總比賣殺軟賺的多了。當然360被噴毒瘤並非是針對360安全,真正了解這部分歷史的人都是噴某個人。不過旗下軟硬體例外,比如當年的「水滴攝像頭偷拍隱私」以及這些年的「快視頻盜用B站信息」事件。

這段時間木馬病毒泛濫,網路黑色產業興起,各種盜號盜資料相信你也經歷過。360推出了雲查殺、聯網實時更新,引入小紅傘等其他引擎,2010年推出QVM引擎,通過機器學習來判斷進程是否惡意,配合白名單判斷是否誤報,本職工作還是做好了的。

另一側,騰訊QQ飽受盜號木馬折磨,於是騰訊自己開發了QQ醫生,到2010年的4.0版本改名為了電腦管家。至於效果嘛...這裡不做評價。

15年中國反病毒廠商集體作弊、17年Pwn2Own黑客大賽成績偷換概念,大家自行查閱。什麼毒瘤全家桶么已經是後話了,至少這幾年大家都有所收斂,也不指望主靠這些賺錢了。

▌風雲悄然變轉

那為何這些主動殺軟又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呢?因為Windows自己也來攪這趟「混水」了。Win7開始集成殺軟Microsoft SecurityEssentials,能夠刪除流氓軟體,Win8開始支持殺毒,Vista引入許可權控制,Win10內置默認開啟的Windows Defender安全中心。既然系統自帶防護,大多數人顯然不希望手動再去下第三方,那多麻煩啊。

國內其他廠家經歷了較大的改變,微星陷入微點事件賄賂門,「在防毒公司傳播病毒」最後名譽掃地。前360總經理傅盛創建可牛,後與金山毒霸合併。超級巡警團隊被百度收購,開發百度殺毒國際版。墨者安全專家的開發人員據說都進了360。費爾殺軟公開防火牆的源代碼。前瑞星和興成員開發了火絨,輕量化、效果好、無添加。

▌總結

國內的話老張平時主要在用火絨,佔用低,只提供基礎功能,開個攔廣告就行,雖然360裝也裝了但關了自啟和後台,主要還是留個LSP修復和DNS優選以防萬一。

目前海外的殺軟已經優化的很好了,ESET保持著低佔用高效率,Avira小紅傘掃描查殺率很高,諾頓各方面都不錯(but會殺破解),卡巴斯基適應性強適合國內、佔用問題也早已解決。Windows自帶主動防禦只要你上網習慣好,就並不那麼容易中毒,主動殺軟必要性已經不如當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灣 的精彩文章:

訊飛輸入法9.0來襲,開啟免切換時代
披著鐵殼耍燈光——影馳GTX1660Ti金屬大師屬大師圖賞

TAG:極客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