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實你吃的六味地黃丸是小兒科的

其實你吃的六味地黃丸是小兒科的

說起六味地黃丸的話,也許不知道的人會很少,就算沒吃過,但是「六位帝皇丸」的傳說也總得聽說過吧?

但是事實上,大名鼎鼎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子賣得通街都是,一開始的六味地黃丸其實是一味兒科用藥,最早記載此方的是北宋錢乙的《小兒葯證直訣》,該方劑在《小兒葯證直訣》中也就這麼地寥寥無几几句話:

地黃丸

治腎怯失音,囟開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色光白等方。

熟地黃,(炒、秤八錢),山萸肉、干山藥各四錢,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錢。

止為末,煉蜜丸,還梧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丸。

六味地黃丸在《小兒葯證直訣》的運用如下:

兒本虛怯,由胎氣不成,則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顱即解,面色白。此皆難養,縱長不過八八之數。若恣色慾多,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腎虛者,非也。又腎氣不足,則下竄,蓋骨重惟欲墜於下而縮身也。腎水,陰也,腎虛則畏明,皆宜補腎,地黃丸主之。

但是現代的中醫藥運用上,六味地黃丸遠比古代要廣泛得多了,現代的中醫藥運用中,六味地黃丸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腎陰虛者:如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手足心熱,或虛火牙痛、口燥咽乾等症;

2)、老年人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午後低熱、小便淋瀝、舌紅少苔等養生保健之用;

3)、慢性腎炎、高血壓、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輔助治療;

4)、陰虛體質中年人預防衰老之用。

由於六味地黃丸是市面比較常見的中成藥,因此製成藥膏應該不會有多少人樂意,但是仍然提供相應的資料:

熟地黃200克,山萸肉、干山藥各120克,澤瀉、牡丹皮、茯苓各90克,煉蜜適量,先將各味藥材加清水煎3次,濾渣取汁合併為一塊,煎熬至濃縮,加入煉蜜溶化拌勻,熬製成膏,瓷罐收貯。此是十日量,每日服食2至3次,每次1至2匙,溫開水沖服。

六味地黃丸的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補藥與祛邪藥物同用,其中的熟地黃甘溫滋陰、補腎填髓,配合澤瀉的甘寒滲利、宣洩腎濁,可以起到防止熟地黃的滋膩留濕;而山萸肉酸溫收斂、養肝澀性,山藥甘平滋潤、補脾固腎,配合上茯苓的性平甘淡,滲利脾濕,有助山藥的健脾化濕之功,全方補瀉兼備,實是精妙絕倫。

但六味地黃丸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吃的,禁忌症如下:

1)、脾虛胃弱,消化不良者慎用;

2)、陽虛畏寒,大便溏泄者禁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童兄弟的小窩 的精彩文章:

《龍珠超》,白神狀態的孫悟空能戰勝破壞神嗎?
韋小寶,《鹿鼎記》塑造的率真而叛逆的人—再向金庸先生致敬

TAG:魔童兄弟的小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