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些國王在希特勒來的時候,表現竟然如此慌張

這些國王在希特勒來的時候,表現竟然如此慌張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27-歐洲王室逃亡記

作者:圖南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從1939年開始,納粹德國在歐洲叱吒風雲,先後橫掃了斯洛伐克、捷克、奧地利、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希臘、南斯拉夫等國家。面對納粹雷霆暴雨式的進攻,波蘭27天就繳械投降了,德國北部的丹麥不到24小時就放棄抵抗,就連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也只扛了39天。

國破家亡的年代,當年仍然皇室遍地的歐洲,高貴的帝王們都去哪了?

朕才不想顛沛流離呢

二戰開打之後不久,納粹德國在很短時間內就連連得勝,北方小鄰國丹麥瑟瑟發抖。

1940年4月9日,德國撕毀了兩國之間互不侵犯條約,大舉進攻丹麥。人口和領土都不及德國十分之一的丹麥,一天之內就全國投降,淪為德國的「合作國」。國家快完了,但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拒絕出國避難,他選擇與臣民留在一起,並親自出面跟納粹德國交涉德軍佔領之後的事宜。

這點火力是根本不夠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國王親自上門,希特勒也要給面子。況且在偉大元首的世界觀里,丹麥人是接近自己的雅利安人種,也沒什麼資源,與其趕盡殺絕倒不如將該國變成「保護國模範」,給其他反抗者做個好榜樣。

相比丹麥,可以威脅英國的挪威

才是希特勒真正的目標

(圖片來自wikipedia)

淪為納粹國的保護國,丹麥國王自知無法反抗,但是總不能每天在王宮裡干坐著,不然真成亡國傀儡君主了。於是克里斯蒂安十世每天騎馬在哥本哈根街頭巡視,激勵丹麥人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

大家一定要熬到解放的那一天

(圖片來自wikipedia)

拒絕跑路的不止丹麥國王。1940年,德國突破馬奇諾防線佔領法國,防備薄弱的低地國家比利時嚇壞了。1940年5月24日,比利時政府經過討論,決定集體投奔英國。

當德國傘兵拿下比利時要塞的時候

比利時政府估計已經知道自己戰敗了

但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看法跟政府相反。他認定英法聯軍肯定干不過德軍,英國遲早也要完犢子,倒向德國才是識時務。國王明確表示,如果政府走了的話,他就作為國王單獨投降。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

(圖片來自wikipedia@Willem van de Poll)

這惹惱了當時的比利時首相赫伯特·皮埃洛特,於是他馬上跑去警告國王,投降是只有政府才能做出的決定。經過一番爭論之後,利奧波德三世還是一意孤行,要帶著軍隊投降納粹。政府眼看拗不過國王,就自己先跑路了。

還是皮首相政治經驗豐富,看得清未來的趨勢

(圖片來自wikipedia@Yousuf Karsh)

1940年5月,英軍、法軍與比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5月25日,利奧波德三世突然電報通知英王喬治六世要告辭,順便告訴英國國王比利時跟英法聯軍的友誼走到了盡頭。5月28日凌晨4時,國王宣布比利時投降。

德國士兵在布魯塞爾皇宮

(圖片來自wikipedia)

比利時突然投降,這狠狠坑了英法聯軍。當時英國正忙於組織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比利時突然撒手不管了,英法聯軍不得不面對防線左翼突然出現的真空。本就捉襟見肘的英國遠征軍不得不調配大量士兵去填補比軍的缺口,要不是後來元首的謎之手下留情,英法聯軍差點就回不去了。

一船又一船逃出來的士兵

早晚還要打回歐洲大陸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利奧波德三世,被他的國民和英法領袖狠狠「噴」了一頓,他的首相赫伯特·皮埃洛特在法國發表無線電廣播,指責他違反憲法;法國總理保羅·雷諾5月28憤怒譴責他投降,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在英國下議院發表講話,對他擅自派使者去德軍司令部投降表示指責。

不肯逃跑的利奧波德三世徹底淪為亡國之君和眾矢之的。

英國人則打算奮戰到底,決不投降

(丘吉爾穿過考文垂大教堂的廢墟)

(圖片來自wikipedia)

打不過?趕緊跑!

前文說到丹麥一天之內就被德國人佔領了,但是德軍北上的目的並不是丹麥,而是挪威。德軍佔領丹麥猶如探囊取物,一天就完事了,斯卡格拉格海峽對面的挪威近在眼前。納粹鐵蹄很快馬不停蹄北上進攻挪威。

瑞典已經服軟,挪威打算繼續抗戰

德軍逼近奧斯陸之後,挪威王室和內閣立刻從奧斯陸撤離,先是跑到奧斯陸北97公里的哈馬爾,又跑到了埃爾韋魯姆。挪威雖長,最遠可以跑到北極,但國王也受不了了。萬般無奈之下,挪威國王哈康接見了德國的挪威部長柯爾特·布勞爾。

德國外交官告訴哈康國王停戰也可以,但是要接受希特勒的要求,結束一切抵抗,並任命維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為總理。

德軍進入奧斯陸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位維德孔·吉斯林是挪威的法西斯政黨領袖,在幾個小時之前就已經在奧斯陸自封挪威總理了,如果真讓這個人合法上台,挪威就完了。更何況,挪威軍還有抵抗之力,憑什麼聽德國人的!最終,哈康國王和挪威「正牌」內閣拒絕了德國人的請求,繼續跑路。

避難中的哈康國王及王子

(圖片來自wikipedia@Per Bratland)

元首還未曾被這麼嚴厲地拒絕過,一氣之下決定把挪威國王和政府肉體消滅。1940年4月11日,德國空軍轟炸機襲擊了挪威政府和國王所在的小城尼伯格松,挪威國王和政府只能再次跑路。

尼伯格松就是這麼個小城

不知挪威國王要不要經常躲到樹林子里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尼伯格松小城距離瑞典只有16英里,哈康國王一行人本來打算跑去自己的「友好」鄰國躲炮彈,但明面中立的瑞典其實私通德國,下令如果挪威的哈康國王越過邊界,就將他和他的大臣們抓起來。

挪威國王和他的大臣們只能躲進了白雪覆蓋的樹林中,白天長途跋涉,晚上還要提防野獸襲擊,繼續向北方的挪威西部的莫爾德前進,投奔英國皇家海軍。

瑞典這威望真是一落千丈

德軍追擊更猛,很快就咬住了國王一行人,後者只能搭乘英國巡洋艦向北行駛1000公里到達特羅姆瑟,並於1940年5月1日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臨時首都。最終,哈康和奧拉夫王儲還是只能捨棄國土,來到英國,並在英國組建流亡政府。

挪威國王還是逃進了北極圈

這逃亡路線堪稱傳奇

值得後代國王反覆憶苦思甜

哈康國王剛到倫敦,德國人又來了。

1940年9月倫敦空襲開始,英國首都也不安全,他們搬到了伯克希爾的波頓宮。後來英國政府在溫克菲爾德專門辟出一間房來作為挪威公使館,幫助挪威王室和挪威政府落腳。

德國He 111轟炸機飛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上空

(圖片來自wikipedia)

安頓下來的哈康參加每周的內閣會議,並為英國廣播公司世界服務部定期向挪威廣播的演講做準備。這些廣播有助於鞏固哈康作為挪威抵抗運動的重要國家象徵的地位。

納粹德國對佔領區往往極盡所能的搜刮

挪威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圖片來自wikipedia)

儘管國王和重要官員都跑了,但是希特勒並沒有放過哈康國王。希特勒兩次強迫挪威議會廢黜國王,但都遭到拒絕,最後不得不勒令挪威法西斯官員宣布王室「喪失了返回權」,解散了民主政黨。

納粹德國佔領下的挪威議會大樓

(圖片來自wikipedia@Anders Beer Wilse)

入侵挪威第二個月,德軍在1940年5月10日採取入侵低地三國和法國的軍事行動。同樣,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帶著她的政府跑路去了英國,在當地建立流亡政府,並仼命主戰抗德的查爾斯·勒伊斯·德·貝倫布勞克為首相,誓要跟德國干到底。

德軍轟炸下的荷蘭鹿特丹

(圖片來自wikipedia)

德軍空襲英國的時候,女王差點被炸死。但是女王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使用廣播對荷蘭的民眾精神喊話,其畫像也成為荷蘭人反德的象徵。為了揭露德軍暴行,壯大同盟國勢力,她也在流亡期間於1942年訪問美國,並在國會演講,又在次年訪問加拿大。

1940時女王使用收音機廣播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樣一個剛烈的女子,讓丘吉爾一度稱為「荷蘭政府中唯一真正的男人」。

有人歡喜有人憂

說回每天騎馬遊街的丹麥國王。雖然他表面臣服了希特勒,但暗地裡授意丹麥駐美國大使亨利克·考夫曼組織自由丹麥運動。在國王和丹麥政府、人民的支持下,丹麥的地下抵抗運動發展迅猛。1943年8月,德國佔領軍終於撕破臉剝奪了丹麥政府的一切權力。但是國王一直堅持遊街,直到德國投降。

最終迎來解放的丹麥

(圖片來自wikipedia)

在德國控制下的五年里,許多挪威人秘密地穿戴由印有哈康姓名字母的衣服或標誌,作為抵抗德國佔領和團結流亡國王和政府的象徵。國王的簽名也被印在各種建築和物件上,激勵國民抵抗納粹。

人民期盼已久的勝利

以及期盼已久的國王的回歸

(圖片來自wikipedia@Zimmerman, E A (Lt))

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6月7日,哈康和挪威皇室乘坐「諾福克號」巡洋艦返回挪威,港口擠滿了歡迎國王的民眾。而榮歸故里的哈康國王,到死都不原諒瑞典人當初拒絕他入境的作為,挪威與瑞典的關係一度極為僵硬。

而在荷蘭,1945年德軍撤出後,威廉明娜回到祖國,受到熱烈歡迎,被盛讚「抵抗之母」。

1942年的女王

(圖片來自wikipedia)

但也並不是每個君主都可以在民眾的愛戴和歡迎中回到王位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就是下場比較慘的一位。

納粹即將戰敗之時,投降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被擄走作為人質。流亡英國的比利時政府回國之後,國王還被關押在德國,向他的內閣隔空求救。仍對國王賣國舉動感到憤慨的政府討論過後一致通過:這個國王我們不要了!

利奧波德三世的弟弟查爾斯親王被選上台代理國政。儘管後來利奧波德三世奪回王位,但是國王的威嚴也受到損害,況且因為在二戰中同情軸心國的立場,利奧波德三世終究在戰後被迫退位。

戰勝國的君主都被迫退位,戰敗國則更慘,義大利國王就是典型。

似乎就是右邊這位

(圖片來自wikipedia@Enrico D"Albertis)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從1900年開始統治義大利,在二戰期間被法西斯政權首相墨索里尼奪取政權,淪為傀儡。但是這位熬過一戰的國王並不能順利熬過二戰。盟軍進入義大利後,義大利都靈、熱那亞及倫巴第地區工人運動和反法西斯運動風起雲湧,激化義大利國內矛盾,最終國王在1946年遜位,又在義大利實行共和國制以後流亡國外。

在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裡,儘管管理國家的權力已經徹底從君主手中轉移給了國會,但君主依然要扮演著超然於政治的重要角色。

在這樣的國家,君主是國家主權和民族靈魂的人格化象徵,當國家面臨入侵和分裂時,君主也應該承擔起團結民眾抗爭的責任。如果連君王都淪落到賣國,自然會在正義到來時被民眾質問「陛下何以造反吶?」,最終身敗名裂。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反歐先鋒美利堅
少數民族也修長城,這是為什麼?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