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5月24日,浙江武義縣博物館新館開館,十七卷在當地出土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首次正式公開展出。

此前,它在地下埋藏700多年,被盜掘出土後又在盜墓賊手裡保存數年,文書上的字跡依然清晰。

「『徐謂禮文書』是目前國內出土的最系統、完整的宋代紙質文書,記錄了一個官員的仕宦履歷和官場百態,展示了南宋的官僚制度、政務運作、社會風情,填補了宋史研究的一個空白。」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苗書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首現南宋「印紙」實物

武義縣博物館的「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分「文書解讀」、「原件陳列室」兩部分。

作為鎮館之寶,「徐謂禮文書」陳列在原件陳列室。陳列室投資1000萬元,採用德國漢氏展櫃,恆溫恆濕,並嚴格控制燈光亮度,限時開放。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徐謂禮文書」原件首次正式公開展出

「徐謂禮文書」各卷長度不一,共計32.2米,寬約39.5厘米,分錄白告身、錄白敕黃、錄白印紙三種,計4萬餘字。

據介紹,「錄白」可以理解為「副本」。出於上交有關部門或官員本人存底等需要,宋代規定由專門的書鋪抄錄「告身」、「敕黃」、「印紙」,經有關部門核對原件,視該錄白為官方文書的有效副本。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差遣(實際職務)組成(如「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陽縣徐謂禮」,「通直郎」為階官,「知溧陽縣」為差遣)。「告身」是官員階官的「任命狀」,即朝廷授予官員寄祿官的身份證書。「敕黃」是差遣「委任狀」,用黃綾紙書寫。「印紙」可理解為官員檔案記錄和「業績考核表」,上任時由上級頒發,記錄任內表現(稱為「批書」),作為考核依據。

苗書梅表示,「印紙」過去只見於宋代文獻記載,「徐謂禮文書」出土後首次得見實物,包括他當官期間所有的「考核表」,內容豐富,合計80則共12卷,是研究南宋政務運作的絕佳材料。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徐謂禮文書」局部

是「官二代」,做過最大的官是「上饒市市長」

根據文書內容,可以描出徐謂禮一生仕宦的「形跡圖」。

「他當官不是通過科舉,而是靠父親的恩蔭補錄,可以算『官二代』。不過,宋代蔭補官員要從九品開始一級級升遷,科舉則可以破格提拔。」苗書梅說。

關於徐謂禮生平的存世資料原本極少,在墓葬清理中專家發現徐謂禮與夫人林氏的兩通墓誌,林氏的墓誌完整,徐謂禮的則被盜墓賊擊碎,但拼湊後仍可讀,記錄了其生平、世系、歷官等。

徐謂禮生於武義望族徐氏。據出土的《徐謂禮壙志》殘文記載,他生於1202年,卒於1254年,與賈似道同時代。徐謂禮本人並不出名,但他父親徐邦憲在《宋史》有傳,南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參加科舉,為禮部第一名,當過工部侍郎兼知臨安府;其舅父則是思想家、文學家陳亮。

「徐謂禮文書」完整記錄了他從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遷轉、差遣任命、考核等。

他從政30多年,從九品承務郎做到從六品朝散大夫,經歷13次遷轉,最後的官職是「提舉福建市舶兼知泉州」,泉州當時是世界性貿易大港,這是個重要崗位,但還沒正式上任就可能死於急病,在世時做過的最大的官是信州(今江西上饒)知州。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徐謂禮墓出土的部分物品

「文書」被埋七百多年基本無損

201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到武義,時任縣博物館館長董三軍給他看了幾張據傳出土於武義縣城近郊古墓併流入市場的「徐謂禮文書」照片。鄭嘉勵等認定照片上的文書系真跡,依據有三:偽造必有所本,南宋紙質文書世間稀有,格式複雜,內容前所未見,作偽者無法憑空捏造;書法有宋人筆意,數萬言偽仿不易;徐謂禮名不見經傳,內容冷僻晦澀,作偽牟利的動機不足。

當時他們未料到,照片上的文書6年前被盜墓賊從古墓中挖出,正在尋找買家。

2005年4月,程某和同夥在武義熟溪街道胡處村龍王山盜掘一座南宋古墓,盜出「徐謂禮文書」以及毛筆、鎮紙、硯台、印章等。懂點文物知識的程某告訴同夥,17卷文書必須完整保存。

這一存就是6年。令他們懊惱的是,文書紙張完好,字跡如新,沒人相信是南宋舊物。2011年12月,警方抓獲程某等嫌疑人,繳獲分藏幾處的13卷。2012年7月,已流散到北京的4卷也被追回。

「徐謂禮文書」何以在墓中近800年不腐,被盜墓賊保存數年仍字跡清晰?鄭嘉勵告訴澎湃新聞,徐謂禮墓是磚槨石板頂墓室,以密閉、深埋、防腐為主要特徵,文書的完好端賴於此。棺內灌注水銀,外壁整體髹漆,置於磚槨(墓室)內;墓室體量不大,僅能容棺;棺木與墓壁間的空隙填以熟石灰、黏土、沙子、糯米汁混合的「三合土」,棺木密封於內;墓室上覆以石板蓋頂,再加封土。棺木和隨葬品與外界隔絕,才保文書不朽。

「文書留存下來,還有一個原因是被捲起來後又封了一層蠟,多了層保護。」鄭嘉勵說,文書出土後在盜墓賊手裡五六年基本無損,只有局部霉變,說明紙張優良,證明南宋極高的造紙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