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到底選哪個?來看看這3個客觀評價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到底選哪個?來看看這3個客觀評價

一直以來,氨基葡萄糖(以下簡稱「氨糖」)都是一個充滿爭議,但又久經不衰的骨關節炎改善藥物。

之所以備受爭議,一方面是雖然上市多年,但氨糖對於治療和改善骨關節炎癥狀和改善關節功能,始終沒有足夠大的臨床樣本能夠明確其療效,不同的臨床研究,往往得出不同的結果和數據;另一方面,關於選硫酸氨糖還是鹽酸氨糖的問題,也一直有不同的意見和聲音,但綜合看來,這種聲音往往受廠家利益關係影響較大,科學公正的評價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的文章並不多。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到底選哪個?來看看這3個客觀評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氨糖在骨關節炎治療和改善過程中的臨床地位並不高

在介紹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之間的區別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氨糖這個藥物的臨床地位,在各國的骨關節炎治療的臨床指南中,氨糖的臨床地位並沒不高,通常在各大指南中,氨糖都是作為「緩解骨關節炎癥狀的慢作用藥物」來分類的,而對於它的療效,也往往是持中性或不推薦態度。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到底選哪個?來看看這3個客觀評價

因此,作為氨糖這個物質來說,不管是保健品還是藥品,不管是單獨的氨糖製劑還是氨糖軟骨素、氨糖軟骨素鈣等這樣的複合製劑,如果是有骨性關節炎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它可以作為一種營養補充的慢性補充劑,用以改善骨關節炎的相關癥狀,但不應作為主要治療藥物,有的廠家將其宣傳為安全而有效的「骨關節炎救星」,「骨關節炎剋星」等,更是無稽之談。由於氨糖對骨關節炎的緩解作用具有一定的個性化特徵,一般建議選擇1500mg劑量的氨糖,服用8~12周時間,如果有一定療效,可以在身體耐受的前提下,繼續服用,如果沒有明顯的改善和治療效果,完全也可以考慮停服。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之爭

在歐洲的骨關節炎指南中,對於氨糖給出了這樣的建議:鹽酸氨糖對於骨關節炎的治療無效,而硫酸氨糖尚不明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確認鹽酸氨糖無效,但硫酸氨糖可能有效,但也存在臨床數據不足的情況。

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到底選哪個?來看看這3個客觀評價

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臨床上用於實驗研究的氨糖中,硫酸氨糖的樣本數較多,而鹽酸氨糖的樣本數較少,作為臨床指南,往往也是綜合參考多個臨床研究的數據而得出的結論,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比如說,鹽酸氨糖的臨床數據有5個,3個結論是無效,而另外2個結論是有效,而硫酸氨糖的臨床數據有20個,12個結論是有效,而8個結論是無效,那麼最後綜合下來,由於臨床數據的不足和結論的差異性,指南中就會給出鹽酸氨糖無效,而硫酸氨糖作用尚不明確的結論。但實際上,在不同的臨床研究中,鹽酸氨糖同樣也具有硫酸氨糖類似的緩解骨關節炎效果,而硫酸氨糖也有被證明無效的臨床研究結論,具體是否有效,還是要看個人情況

真的要因為某個指南這樣說,就選擇硫酸氨糖,而鹽酸氨糖就被淘汰了或者堅決不能服用了嗎?這樣的想法也未免太過死板。從化學結構來說,鹽酸氨糖和硫酸氨糖的區別就在於與氨糖成鹽的酸根離子有所區別,一個是鹽酸根,而一個是硫酸根,之所以要成鹽,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性和吸收率。市面上目前鹽酸氨糖和硫酸氨糖的產品都不少,而各個廠商也根據自己的產品不同而各執一詞,生產鹽酸氨糖的說鹽酸氨糖好,而生成硫酸氨糖的,則把硫酸氨糖跨上天,其實很多說法都不足採信。

鹽酸氨糖和硫酸氨糖到底有何區別呢?從目前能夠確認的一些方面,來簡單的解讀一下——

1. 從純度來說,鹽酸根比硫酸根的分子量更低,因此結合在氨糖分子上,鹽酸氨糖的純氨糖含量比例要相對高於硫酸氨糖,從相對生物利用度來說,鹽酸氨基葡萄糖要高於硫酸氨糖葡萄糖;

2. 從藥物副作用上來說,鹽酸氨糖中的氯離子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鹽酸氨糖發生胃部不適副反應的幾率會更大,而硫酸氨糖相對胃腸道刺激小,但服用氨糖,都有可能出現胃痛、腹部不適、噁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3. 硫酸氨糖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需要氯化鈉等物質作為穩定性,因此,有些硫酸氨糖製劑中,往往還有較高的Na離子,對於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來說,過多的攝入Na離子,也是一種升高血壓的風險,但鹽酸氨糖則沒有這個方面的問題,但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脫去鈉離子或鉀離子的新式的硫酸氨糖產品,這類產品相對來說則安全性更高。

那麼到底選硫酸氨糖還是鹽酸氨糖呢?最後還是一句話:看療效和身體耐受性,不管是硫酸氨糖還是鹽酸氨糖,起作用的都是氨基葡萄糖這個生理活性物質,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有良好的吸收率,硫酸氨糖和鹽酸氨糖的作用效果是不應該有明顯差異的,不管選哪個,如果療效明確,身體耐受性良好,都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什麼效果,身體還出現了胃痛等不適癥狀,那麼倒不如不吃。#夏季養生正當時# #清風計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藥師談健康 的精彩文章:

血壓低壓偏高,會對健康造成哪些危害?低壓高的3個危害詳解
闢謠:血脂升高就要服藥?來看看那些不需吃藥的情況

TAG:李藥師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