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過度留痕」要不得

「過度留痕」要不得

文丨馬建紅(法學博士)

曾和一位在街道辦工作的朋友聊天,說他們每天都很忙,「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幾乎上級制定的所有政策,都要經由他們這一級落實下去。若僅僅是工作苦點兒累點兒,倒也沒什麼,占著位子,拿著工資,當然是要做事情的;主要是干實際工作的被問責的概率太大,而且如果真的是由於自己的失職瀆職,給國家和老百姓造成了較大損失或惡劣影響,追責自然也是應該的,關鍵是有的時候對你的問責很莫名其妙,你可能工作做了很多,只是由於沒有「記錄在案」,出點兒紕漏就可能落個處分。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得時時刻刻記得將所做的工作形成文字材料、視頻圖片等保存好,以備檢查,他僅去年一年就記了厚厚六大本工作日誌!

這位朋友所說的除了本職之外還得做好記錄的情況,就是眼下很時髦並引起人們熱議的「過度留痕」現象。初次聽到「留痕」這個詞時,筆者的感覺是新鮮,而且還覺得很有些創意,因為注意將相應的資料收集起來並存檔保留,既有利於了解和促進工作進度,梳理總結經驗教訓,而且留存的「第一手資料」還可以變為「史料」,以備未來史學的研究和發展。不過,在看過一些報道後,卻發現在一些地方及領域,用「過度留痕」取代了實際的工作,說穿了就是一種形式主義,它不僅增加了具體工作人員的負擔,而且還在老百姓心目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招來的只能是不信任和罵聲。

例如,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廣大的農村依然存在一些貧困戶,甚至是赤貧戶,而如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享受社會進步和變遷帶來的福利,也就成為我國歷屆政府的重大關切。近年來的精準扶貧政策,就給這些貧困戶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而這些成就的取得,當然也離不開基層扶貧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汗水。按理說,扶貧幹部應該是很受貧困戶們歡迎的,不過,在極個別地方卻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曾經看到過一個報道,說有扶貧幹部到貧困戶家裡走訪,戶主卻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你們把我的貧困戶去掉吧,我不要你們扶貧了!」扶貧幹部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國家有各種補貼和救濟,別人求還求不來呢?扶貧幹部開始做說服工作,但貧困戶卻不為所動,原因就是那些「錄入系統」的「過度留痕」工作讓他們不勝其擾,於是才有了不當這樣的無奈之舉。

在網上一份「自我表揚」的新聞稿中,描述了某縣扶貧工作的「業績」——為了做到「精準識別」貧困戶,他們首先逐戶逐人「過篩子」、「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做到「一戶一檔」。為了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該縣把「加強和規範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作為重要一環,在各鄉鎮、村的「精準扶貧檔案室」里,「一排排檔案柜上,整齊地擺放著統一的檔案盒,裡面檔案編排規範、標識清楚」,在檔案資料中,則「記載著每一位貧困戶由貧困到脫貧的整個過程」,內容包括「貧困戶申請、身份證、戶口本、低保證、調查表、信息採集表、成員變更表、審批表、受益確認表、一卡通、十大扶貧工程受益資料、退出調查表等13類」,還有「村級民主評議材料、審核確認材料、幫扶工作文件材料、脫貧退出文件材料、貧困村信息採集表等5類必備資料,以及社會捐贈、走訪慰問等相關證明、表格、影像等輔助資料」,做到了「步步留痕、事事有跡」。而且為了做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還制定了《建檔立卡暨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管理規範》,全面推行「一室、一櫃、一袋、一卡、一圖、一策」的「六個一」規範管理,讓扶貧工作「有據可查」,最不可理喻的是為了嚴格按照檔案規範管理要求,該縣還「統一訂購了12000個精準扶貧檔案盒,分發至各鄉鎮、村,對檔案號碼編排、封面填寫、案卷裝訂、卷內目錄、頁碼標識、脫貧戶標註等進行了統一規範」。根據這裡提到的各種材料,貧困戶為了「脫貧」,得浪費多少時間,填多少無用的表格,難怪貧困戶不要扶貧幹部幫助扶貧呢。另外,頗讓人不解的是,那些用於購買製作檔案的紙張、檔案盒、檔案櫃的錢,省下來能解決多少貧困家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難題呢!

如果上邊能少一些「過度留痕」檢查,多一些政策和資金的扶持,讓基層幹部踏踏實實地去多做些本職工作,少一些高消耗低效率的行政空轉,讓他們「累並充實著」,既是基層工作人員之福,更是百姓之福。

(來源: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什麼借口都不能洗白校園殺童的罪惡
我國學者製備出沸石棉纖維緊急止血救生衣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