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虎團團長王誠漢將軍,中原突圍彰顯英雄本色

老虎團團長王誠漢將軍,中原突圍彰顯英雄本色

文/王國棟

在世界戰爭史上,作為後衛部隊來說,一般下場都比較悲慘。比如說乾隆年間從沙皇俄國回歸中國的蒙古土爾扈特部,擔任後衛的9000餘名武士全部戰死;湘江之戰,擔任後衛的紅34師除參謀長王道光率200餘人突圍成功外,從師長陳樹湘以下6000餘人陣亡。但是凡事總有例外,中原突圍時,作為棄子的中原軍區第一旅就沒有屈服於強大的敵人,不但完成了上級交給的艱巨任務,還巧妙的從數十倍敵人的眼皮底下逃出生天。1955年大授銜時,該旅旅長皮定均從少將撥升為中將,而該旅主力團團長王誠漢將軍也被授予少將軍銜。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中原突圍時王誠漢將軍的英勇事迹。

王誠漢,湖北紅安人,1917年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時候幫地主放過牛,當過童工,1930年13歲時參加了紅軍,從一名紅小鬼漸漸成長為一名紅軍的基層幹部。

1933年從紅軍幹部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期,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畢業後,先後擔任隊長兼軍事教員,4團3營,6分校民運科、3營營長,總校3大隊大隊長。

1943年調任太行軍區新編第一旅第一團團長。因為在與日軍作戰時勇猛頑強,被上級稱為老虎團團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能夠稱為"虎"的戰將一共只有三名,分別是開國大將"徐老虎"徐海東、開國中將"黑虎"聶鳳智及開國少將"老虎團"團長王城漢,可見其作戰風格之勇猛。

王城漢將軍一生大小1308戰,戰功斐然,但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要數解放戰爭初期中原突圍一戰。

1946年夏,國民黨調集十個整編師30萬人,意圖圍剿我中原軍區。當時中原軍區司令員是李先念同志,副司令員王樹聲、王震。中原軍區下轄主力部隊6萬餘人,敵眾我寡,中央決定讓中原軍區突圍轉移。然而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包圍,6萬餘人的主力部隊加上1萬多人的文職人員,要脫身談何容易。軍區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留下第一旅作為後衛部隊,佯裝軍區主力拖住敵人掩護軍區大部隊轉移。

中原軍區第一旅是一支作風硬朗、英勇善戰的英雄部隊,旅長皮定均,政治委員徐子榮,全旅下轄官兵7000餘人,是中原軍區第一王牌部隊。在這點上就可以看出我黨領導下的軍隊與國民黨軍隊的差距,因為在執行最危險、最艱巨、最困難的任務時,黨組織通常都讓自己手裡最優秀的幹部和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去執行,這已經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個優良傳統。在這樣的安排下,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反觀國民黨軍隊,通常都讓雜牌部隊和戰鬥力較弱的部隊擔任後衛任務,明顯拿人家當炮灰,故而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無數戰役戰鬥輸得一塌糊塗,輸得莫名其妙,恐怕他們的指揮官都難辭其咎吧(詳見中條山戰役、南京保衛戰、桂林保衛戰、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當軍區領導將後衛任務交給皮定均時,這位優秀的指戰員沒有一絲猶豫。他代表第一旅全體官兵向軍區領導表態,一定完成拖延敵軍三天的任務。從軍區回到旅部,皮定均在作戰會議上莊重的說:"我們不但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還要將部隊帶出去。"時任中原軍區第一旅第一團團長王誠漢表態,堅決服從上級的命令,即使全團戰死,也要完成掩護軍區主力轉移的任務。

1946年6月24日,中原突圍戰開始打響。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皮定均將第一旅7000餘人全部部屬到寬達20公里的正面戰場,佯裝軍區主力部隊,抵抗國民黨3個整編師8萬人的瘋狂進攻。三天以後,皮定均趁天黑下暴雨,命部隊主動出擊向國民黨軍隊進攻,當敵人撤退後,第一旅在皮定均的指揮下,迅速撤出了戰鬥,開始自己的突圍。此時,王誠漢將軍的老虎團派上了大用場,擔任第一旅突圍的開路先鋒。

第一旅是一支孤軍,周圍沒有兄弟部隊不說,連電台都聯繫不上上級,何去何從,全憑皮定均拿主意。有幹部提出,可以尾隨軍區主力部隊的突圍路線跟進,這樣不但容易找到軍區主力,還可以相互接應。皮定均否決了這一提議,因為他清楚國民黨的重兵早就把這些路線封鎖死了。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皮定均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向東突圍,穿過整個皖中平原。也就是穿過有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千里平原,和其他解放區兄弟部隊匯合。皮定均這個決定,不但自己的老部下想不到,連國民黨國防部的高級指揮官們也意想不到。誰會將自己的小部隊往敵人的包圍圈裡送呢?皮定均將軍使用的,就是兵法里最危險最考驗指揮官膽識的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

根據皮定均的命令,第一團擔任突圍先鋒。為了輕裝簡行,全團官兵的背包都丟棄了,多餘的隨身物品也仍了,只留下武器彈藥。王誠漢從來沒有打過這麼艱苦而危險的戰,不但要迅速撕破敵人的包圍圈,給全旅開闢出安全的突圍道路,還不能有休息吃飯的時間。全團不分白天黑夜的戰鬥突圍,連吃飯都在行進當中。頭兩天,指戰員們在強大的精神鼓舞下,堅持了下來。可到了第三天,經過48小時連續作戰行軍的指戰員們體力消耗殆盡,實在是太累了,剛衝破敵人的防禦陣地,就三三兩兩的倒在敵人的工事里呼呼大睡。王誠漢剛想自己也打一個盹,恢復一下精力,皮定均的命令到了,繼續向東前進,不得停頓。王誠漢耐著性子,讓號兵吹集結號結合部隊,幾位營連長報告,戰士睡得太死,叫不醒。王誠漢一聽急了:"給我全部踢醒,都什麼時候了。寧願累死,也不能影響全旅的突圍行動"。就這樣,第一團在皮定均和王誠漢的督促下,又風風火火的向東急行了一天。到了第四天,極度疲勞的指戰員很多已經失去了自我控制的意識,隨時隨地都有倒下就昏睡的,打都打不醒。

王誠漢自己也雙眼皮打架,是靠涼水刺激和掐身體保持清醒,由於掐的太狠,兩隻胳膊都掐成了紫色。他讓連排指揮員解下綁腿,將戰士一個個栓在一起,這樣就不會因為睡得太死而掉隊。

眼看指戰員們實在是太累了,有幾位旅團領導找皮定均商量,是否讓戰士們休息8小時,哪怕2小時也成。皮定均堅定的說:"現在是一旅生死攸關的時候,一刻也不能停留。我寧願讓自己的部隊累死,也不讓他們戰死當俘虜。"針對大部隊疲勞過度的實際情況,皮定均讓各團採用最暴力直接的方式,就是在隊伍後面扔手榴彈,讓巨大的爆炸聲刺激指戰員們的大腦,保持戰鬥狀態。就這樣,在第五天時,第一團在王誠漢的率領下,攻到了邊,過了鐵路,就是解放區,有兄弟部隊接應。面對敵人步步緊逼,第一旅全體指戰員極度疲勞的現狀,皮定均發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最酣暢淋漓的一道命令:"把炮彈、子彈全部打光,一發也不留!"被5天5夜(1946年7月13日至7月18日)急行軍憋了一肚子氣的指戰員們如同喝了,向著鐵路沿線的碉堡、發起衝鋒。突破後,得到兄弟部隊接應的第一旅指戰員們終於倒下了,在兄弟部隊的護衛下,全旅從士兵到旅長全部昏睡過去……

1947年5月,王誠漢率領"老虎團"參加了圍剿國民黨整編第74師的孟良崮戰役。"老虎團"第一個攻上山頭,為殲滅敵整編74師立下頭功。

1948年,王誠漢因功晉陞華北野戰軍第13縱隊37旅旅長。

1949年晉陞解放軍第60軍181師師長兼川北軍區遂寧軍分區司令員(1951年1-8月在速成班學習)。後出任志願軍第第61軍181師師長,第60軍副、第1副軍長等職,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1955年,王誠漢被授予少將軍銜。

2009年11月20日,王城漢將軍在北京病逝,終年92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從晚清到民國顧維鈞為何能成官場不倒翁?有樣東西別人無法比
她出身平民,只因貌美被成為後唐皇后,卻不認親爹瘋狂斂財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