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美國一箭投放60顆衛星 馬斯克組互聯網「星鏈」

美國一箭投放60顆衛星 馬斯克組互聯網「星鏈」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當地時間23日晚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處空軍基地發射火箭,將60顆小衛星送入近地軌道。這標誌著企業家埃隆·馬斯克組建互聯網衛星群的「星鏈」項目邁出實質性一步,搶在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柯伊伯」項目以前「入軌」,但距離投入商業運營依然遙遠。

初次入軌

太空探索公司的一枚「獵鷹9」火箭23日晚大約10時30分(北京時間24日上午10時30分)在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一個小時後,火箭在相距地面450公里處開始投放衛星。

60顆衛星隨即分離、在推進器助力下各自「就位」,進入高度550公里的預定軌道。

這一軌道比國際空間站略高,比多數人造衛星低。現有離地最遠的一顆衛星運行軌道高度3.6萬公里。

每顆衛星質量227公斤,總質量超過太空探索公司以往任何一次航天發射的載荷。

發射經歷兩次推遲:初定15日,當天遭遇大風,暫定推遲24小時;次日再推遲一周左右,原因是需要「升級衛星軟體」和「再三檢查」所有系統。

後續12批

這是「星鏈」項目首批把衛星部署入軌。

馬斯克15日經由電話會議向媒體發布消息,說按照「星鏈」項目規劃,還需發射至少12批、合計大約800顆衛星,才能啟動運營,實現「覆蓋全球大多數人口的不間斷互聯網服務」目標。

「星鏈」僅獲准向美國境內提供互聯網服務。按照馬斯克的願景,發射商用互聯網衛星將成為太空探索公司今後一段時間最掙錢的業務,年收入可達30億美元,為他開發「商業太空旅行」、包括載人登月乃至最終「佔領火星」所需的航天器研製工程提供主要資金來源。

他說:「在走向最終實現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給自足城市、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目標的道路上,這是一塊關鍵奠基石。」

前景難料

「星鏈」項目面臨嚴峻市場競爭前景。

在互聯網衛星技術領域,多家初創企業初露崢嶸。今年2月,獲得歐洲空中客車集團旗下空客航天設備公司投資的美國一網公司發射一組衛星;同時,美國近地軌道衛星公司和加拿大通信衛星公司在組建自己的互聯網星群。

相比另一名技術類企業大亨貝索斯主導的「柯伊伯項目」,馬斯克的「星鏈」搶佔先機。「柯伊伯」擬發射3000多顆衛星。貝索斯掌控的藍色起源公司可以確保衛星發射費用相對低廉,是「星鏈」最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

馬斯克面臨內部困擾。去年11月,馬斯克不滿「星鏈」項目進度,革職至少7名項目高級管理人員;他誇口有「足夠資金」讓「星鏈」投入運營,但項目耗資巨大,是他「平生所做最難的工程項目之一」。

他設想,每年將最多2000顆衛星發射入軌,至於何時實現「總數1.2萬顆衛星」的目標,他沒有給出時間表。太空探索公司準備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著手招攬用戶,而開拓市場是棘手問題。畢竟,城市已經普及光纖和電纜接入互聯網服務,最適用衛星互聯網的偏遠地區未必能夠變現為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月球地震導致月球表面像葡萄乾一樣收縮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抗擊痴呆症的新指南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