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爾袞發現200年前密旨,竟是明代朱棣所留,內容令人感慨萬分

多爾袞發現200年前密旨,竟是明代朱棣所留,內容令人感慨萬分

導語:多爾袞發現200年前密旨,竟是明代朱棣所留,內容令人感慨萬分

當時大明王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將自己的愛子朱標立為了接班人。並且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大力的培養他,還讓許多開國功臣例如徐達等人陪伴在朱標的身旁,細心的教導他該如何治國治軍。而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一心一意的和各位前輩學習治國之策。

事情彷彿進展得異常順利,都在按照計劃前進,但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誰也沒想到朱標在一次民間考察的時候罹患重病,不久後就離世了。最終在祝標37歲的時候撒手人寰離開了他的父親朱元璋,也把大明王朝丟下了。

這樣一來,明朝失去了後繼之人,而朱元璋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老邁。該選誰當繼任者呢?朱元璋掃視了一下他膝下的所有兒子。發現大多數都是一些有勇無謀的人,不能堪當重任。而朱棣雖然頗具才能,也很有膽識。但從小朱元璋就不喜歡朱棣,所以壓根兒就沒有將他列入繼承人的名單中。

然而,此時的朱元璋還未從失去愛子朱標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為了延續對愛子朱標的情感。思來想去的朱元璋最後決定將朱標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皇長孫朱允炆立為大明王朝的下一位後繼者。但遺憾的是,朱元璋深知朱允炆性格懦弱膽小,但卻沒有給他開闢好道路,將最大的禍患朱棣留了下來。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削藩,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威望和能力不足以控制朱元璋分封在全國各地的這些大小藩王。因此在謀臣們的建議之下朱允炆先挑軟的柿子捏。將齊王,湘王,岷王等全部削弱。而在北京居住的朱棣知道自己終將會像齊王一樣成為受害者。

為了避免自己落得個凄慘的境地,再加上朱棣本人也頗具才幹,早有稱王稱霸的野心。所以在道衍和尚姚廣孝的指點之下,他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決然的揭竿而起。4年之後他終於將建文帝趕下了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時光荏苒,往事隨風,經歷了276年的大明國祚,最終在風雨飄搖中凋謝。

而代替它的是大清王朝,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打點著朝中大大小小的事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道密詔。眾所周知,古代的帝王都喜歡留下自己的密詔,並把它藏在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這道密詔經過多爾袞的仔細研究,發現他是已經滅亡的前朝皇帝明成祖朱棣留下來的。

那麼這道聖旨上到底寫了什麼呢?又為什麼要留下這樣一張密詔呢?多爾袞小心翼翼的將這道明成祖朱棣所以留下來的密詔慢慢打開,兩行大字赫然醒目,映入了多爾袞的眼帘。上面寫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稱臣,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看到此言詞語的多爾袞萬分感慨,唏噓不已。沒想到堂堂276年的大明王朝原來還有這般骨氣,實在是令人佩服。隨後他便將朱棣的這道密詔細心的保存了起來。可以說這道密詔自頒布以來被其後200多年以來的13位明朝皇帝尊奉著。

而朱棣也以身作則履行了諾言,將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印證了所謂的天子守國門,抵禦來自北方的游牧少數民族,保衛國家的大門。而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也就是朱由檢崇禎帝也履行了這個諾言。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顛覆之時。

他沒有逃跑,沒有投降,而是選擇與社稷共存亡,在紫禁城之後的煤山上吊自縊了。而縱觀200多年的明朝統治。確實未曾賠款,割地,納貢稱臣。雖然明成祖朱棣得位不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他的統治之下,明朝出現了永宣盛世的繁榮景象。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看待這位皇帝。

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積極評論留言,如果您認同此文觀點,歡迎關注我們,每日更新熱點消息

(此文圖片為網路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皓哲的想法 的精彩文章:

秦檜將岳飛害死,又將大宋另一忠臣害死,同樣是莫須有的罪名

TAG:程皓哲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