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我國大豆產業現狀:轉基因大豆大量湧入,國產大豆蕭條!

我國大豆產業現狀:轉基因大豆大量湧入,國產大豆蕭條!

提要:我國大豆產業現狀:進口大豆充斥我國市場,國產大豆蕭條!

如今又到了大豆種植的時節,當然東北地區春耕開啟較早如今可能都已經種植完畢,但是對於我國的其他地區來說,目前可能尚未種植,當此之際,不少農民朋友心中疑惑:我國大豆效益如何,種植大豆有沒有「錢」景?在 這裡科學興農想就我國大豆產業形勢做一下介紹,至於大家如何選擇,還是先了解一下再做決定。

生產效益狀況

當前在我國不考慮政策性的財政補貼的話,大豆經濟效益是相當低下的,在當前我國所種植的幾個秋糧作物中: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其中說大豆效益最低這一點毫不誇張,據了解目前種植玉米的畝凈收益可以達到500元左右,而水稻更是可以達到每畝800元,花生雖說不是那麼高,但是每畝400元靠上甚至超過500都是存在的,主要是近些年花生價位波動較大,但是就當前的大豆生產來說,產量沒有什麼提升,同時價位方面又不見什麼起色,這也就造成了大豆生產效益持續上不去,目前來說大豆純收益可以達到300元都有點困難。這也意味著當前我國大豆已經成為了最為經濟效益最為薄弱的作物,這也就不難理解當前農民對於大豆種植積極性如此低下的緣故了。

進口大豆充斥我國市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計進口了8800萬噸的大豆,而國產大豆總量僅僅1400萬噸,也就是說我國年消費1億噸大豆中幾乎佔到了九成的大豆都來自於進口。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我國對於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要求是自給率至少達到百分之九十。就當前形勢看,目前我國大豆距離上述目標還有遙不可及的距離,甚至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根據我國當前的可耕地面積,如果以億噸大豆為需求目標,滿足國內大豆需求就需要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可耕地用於生產大豆,如此一來產量高的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大大壓縮,我國甚至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可能,需要進口更多的糧食。

目前國內大豆比較矛盾的一點還在於人民大眾對於進口轉基因大豆安全性的質疑,因此這也導致目前的進口大豆只能用於榨油以及豆粕飼料方面,但是面對國內大豆強勁的需求,如今我們不能不繼續進口同時,即便是民眾對於進口大豆有所顧慮,但是大家依舊未能將國產大豆的價位拉上來。

綜上所述,我國國產大豆的生產形勢相當嚴峻,而國家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尤其是去年進口大豆受阻之後,我國對於大豆大力扶持,提出了高額補貼,滿足國內大豆生產,擴張大豆種植面積,對於廣大農民來說,種植大豆其實並不是說能夠從當前價位中賺取多少錢,我想補貼的高低才是決定大豆生產效益的關鍵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東北大面積乾旱,玉米發芽後乾死還能重新發芽嗎?
象徵吉祥的桂花種子都有哪些用途?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