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勤政的皇帝,為江山流盡最後一滴血,清朝史官也不忍心抹黑

明朝最勤政的皇帝,為江山流盡最後一滴血,清朝史官也不忍心抹黑

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鐵血王朝,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錚錚鐵骨風範,讓無數後人崇敬景仰。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帝,就很好的踐行了這一祖訓,自登基後勤於政事,宵衣旰食,力圖挽救明王朝的危局,堪稱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甚至為了江山流盡最後一滴血,誓死與國共存亡,讓人非常敬佩,就連清朝史官也不忍心抹黑。

崇禎帝17歲登基,即位沒多久就打擊了勢力龐大、胡作非為的閹黨魏忠賢等人,先是趁機罷免了魏忠賢的左膀右臂崔呈秀,然後把魏忠賢貶去中都鳳陽守皇陵,接著下令將他逮捕回京,魏忠賢沒想到會栽在一個孩子手裡,自知大勢已去,在客棧自縊身亡,餘黨兩百六十多人被崇禎帝滅了個乾乾淨淨,氣焰囂張的閹黨勢力遭到致命打擊,朝堂上終於不再烏煙瘴氣,緊接著,崇禎帝平反了天啟年間的一些冤案,重新啟用被罷黜的官員,不失為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崇禎帝有著強烈的責任感跟復興明朝的渴望,上位後勤於政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時間很晚了才吃飯,批改大量的奏摺,操心著國家大大小小各方面的事情,由於勞心過度,20多歲的時候便已經頭髮發白,眼角也長出了魚尾紋,有一次因為身體抱恙下令免去早朝,被大臣批評後,立刻做了自我檢討,六下「罪己詔」,檢討自己的過失,勤勞敬業程度,遠非一般人能及。

明朝後期,內有天災人禍頻發,外有後金政權虎視眈眈,軍隊兩方作戰,軍費緊缺,崇禎帝便將自己的所有錢財都捐了出去,生活上一直都很節儉,每天吃飯就兩三個菜,而且都是素菜,米是最差的米,一年到頭沒有換過新衣服,龍袍裡面的衣服甚至是補丁重重,作為九五之尊、坐擁天下的皇帝能做到如此,實在是難得。

崇禎帝在位17年,雖然一心要挽救大明王朝,也做了不懈的努力,無奈大明王朝積重難返,前幾代留下來的弊端實在太多,加上處於內憂外患的夾擊狀態,崇禎帝也是有心無力,只能仰天長嘆。

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崇禎帝望著宮城內外的熊熊大火,內心一片悲戚,崇禎帝自覺無顏面苟活於世,遂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去世時年僅34是,真正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其悲壯的一生,就連清朝史官也不忍心抹黑,在編寫的史書中多有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兒秘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可怕組織,錦衣衛跟東西廠見了渾身發抖,官員見了先下跪!

TAG:星兒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