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伊朗電影人馬基德·馬基迪曾經以《小鞋子》聞名,這次擔綱印度電影《雲端之上》的導演,更是將印度社會的深層絕望和個體卑微又頑強的希望結合在一起,講述了一部具有人性光彩的倫理電影。《雲端之上》可以看做是印度版《何以為家》,依舊是追問人生的挫折和問題的起源。貧民窟犯罪版「我是誰?」的故事內核,向來是編導和觀眾共同熱忱的選題,《雲端之上》從獵奇開始,以真情結束,過程是相當有印度特色的悲催人生,人性中的惡、悲、喜都有所表達,小混混埃米爾,和他的仇人一家人相逢,既是偶然的際遇,也是必然的撞擊。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果媚俗一些,大可以將《雲端之上》比擬為《烏雲背後的幸福線》,身為小小毒販的少年埃米爾,從電影中出現時並非多麼討喜的角色,正是他的魯莽和遷怒,才讓姐姐塔拉被洗衣作坊的老闆侮辱,從而導致姐姐的失控反擊,老闆阿卡什生命垂危被送往醫院。故事從此進入第二幕,埃米爾的本性得以充分展開,他淘氣又犀利的話癆,絕對不拿自己當外人,即便被護士當做家屬那麼也就認了,加害者與卑微者的權力地位完全倒置,然而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非對稱較量」讓觀眾看到的僅僅是印度的現實的一點。當阿卡什的老母親帶著兩個孫女從相信進城,埃米爾無奈之下,先是接觸,後來被迫容留她們住下。埃米爾的人生路,腳下全是泥濘,天空中都是烏雲,生活的本意就是活著,姐姐之外的社會關係從來沒有真情。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雲端之上》從這個少年的眼中,在意外的事故之後,看到了現實的更多悲愁、真情和有意義的生活細節。眾所周知,印度不僅有嚴重的種姓制度問題,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窮人子弟難有上升渠道,更何況印度女性的地位更處於向下一層。埃米爾有機會重新審視與姐姐的關係,更是必須要照顧仇人的家人,這些陌生人來到他粗糙而無方向的生活之中,反而帶出來他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真實性格。

《雲端之上》:印度版《何以為家》,人生經不起追問

埃米爾和塔拉是相依為命的孤兒,從小都大都在底層困窘的生存。人生的起點經不起追問,每個人的人設初值千差萬別,然而還是可以細緻認真的經過。監獄之外的埃米爾,享受到了與他人親密相處的真實感。監獄之內的塔拉,也與從來就沒有出獄過的孤兒卓圖。他們都結識了無辜的他人,他人並非地獄,而是行走著的普通人。彼此之間不再有先天的、被動的、外在的社會關係,大家都是純然的人類本我的角色,反而能夠發現原來人可以很單純,環境再惡劣還是可以對於孩子溫柔以待,在貧困的深淵裡絕對不要凝視,即便是井底還是有一些光,再爛的泥濘里也有一些光。監獄內外的這對姐弟,都挖掘了更美好的生活,走向了新的可能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