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明朝犯人被處死之前,寫了一首臨刑詩,皇帝看完為何處死了監斬官

明朝犯人被處死之前,寫了一首臨刑詩,皇帝看完為何處死了監斬官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疑心不斷地加重,開始大肆地搞文字獄。明朝初年發生過的文字獄案件有很多,不論是開國功臣還是朝中的大臣,都有可能會被牽扯到案件當中。即便有人是無辜的,朱元璋也不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在他的眼裡,誅連這些人也能起到威懾的作用。

明朝時期的藍玉案和胡惟庸案就是如此,很多被誅連的人,其實只見過他們一面,甚至有的人連他們是誰都不知道,就這樣無緣無故地被牽扯了進來。孫蕡就是藍玉案中無辜的官員之一。他在被處死之前吟出一首絕命詩,皇帝聽完之後又把監斬官給斬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蕡是一個性格豪爽的讀書人,他在文學方面有極高的造詣,隨口就能寫出來詩句。但是因為他生活在元朝末年,所以一直沒有進入仕途的機會。一直到了明朝建立,他才成為了朝廷的官員。入仕之後孫蕡的表現優異,深得民心,百姓們在他的領導下,生活的安居樂業。

僅僅一年的時間,孫蕡就從地方官升成了朝中的翰林。但是孫蕡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他的這種性格不適合在朝中為官,沒過多久就犯了錯,被派去修建南京城的城牆。從官員變成修城牆的工匠,放到任何一個官員身上,肯定都會有所抱怨,但是孫蕡並沒有這種情緒。

他在修城牆的時候還十分地開心,經常哼唱歌曲,內容無非就是忠君愛國。朱元璋聽說之後,又把他召回了宮中。但是孫蕡是個不安分的人,洪武十五年的時候再次犯下了錯誤,這一次直接被流放到了遼東去戍守邊境。原本他以為這已經是人生的谷底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年爆發了藍玉案,因為孫蕡給藍玉畫過一幅畫,所以也被牽扯到了案子里。最終孫蕡被抓捕歸案,判了死刑。孫蕡雖然感覺自己很冤,但是他深知訴冤是沒有用的,畢竟朱元璋誅殺過很多的功臣,更何況他這種小人物。

無奈之下他在牢中寫下了一首詩: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劊子手已經敲了三聲鼓,太陽也快要落山了。黃泉路上沒有客棧,我今天晚上該住在哪裡呢?這首詩也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凄苦,寫完之後沒多久,孫蕡就被處死了。

後來這首詩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聽完之後責備監斬官沒有把詩歌報上來,一怒之下又處死了監斬官。這樣的做法也是讓人難以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唐朝時候的一種刑法,上官婉兒受刑後更加美麗,如今還要收費
當初和東方不敗交戰的人,如果是方證沖虛等幾人,他們能取勝嗎?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