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作者簡介:達令歐尼,北京長大的江浙妹子,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曾做英語導遊工作,喜閱書,更喜閱人。現居德國柏林,主攻德語學習,打工遊學中。執筆十年,希望餘生用文字換大米,一手釋卷,一路問詢,一心尋找自己的長安城。

電影《綠皮書》獲得了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廣泛好評。它將一個苦澀的「悲劇式」話題,將「種族歧視」赤裸裸的搬上銀幕,以喜劇的形式,呈現給人們的面前,令人笑中帶淚中思考身邊的「歧視」問題。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人的見識有限,則會容易形成狹隘的世界觀,歧視的源頭的是自我盲目的優越感。「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永遠不要通過一本書的封面去評價一本書。同樣,不要因為一個人的膚色,去揣測和評判一個人。

(文章里若出現「黑人」,請不要誤會,僅僅是對「黑色人種」的簡寫。)


我的美籍非裔女外教

大學裡,有一個美籍非裔的女外教D,微胖,棕色皮膚,正規美國大學教育研究生畢業。她是一個典型的美國「話癆」,她不是我的老師,更像是我的朋友。

那天在食堂,遇到她在和班上的三個男孩子一起吃飯,她熱情的邀請我一起。那三個男生,為了練習英語口語,幾乎每天跟著D。

起初,我以為他們已經和D成為了朋友。結果那天吃飯的場景,讓我感到非常難堪。

那天D在飯桌上討論中西方審美的差異,中國小男生們用英語笑嘻嘻奉承的應對D,其中一個男同學說:「你要是在唐朝,就是一個典型的大美女!」然後三個男同學就大聲笑開了。

D笑著對我說:「他們很調皮!」

其中一個平時蠻文靜的男孩,低頭跟同伴笑嘻嘻地低聲用中文說:「黑的跟煤球一樣,牙齒倒是很白。」

那個場景,所有人都在笑,只有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應對。

後來,D跟我成為學習夥伴,開始學中文。當我們學了一些顏色辭彙,D明白了那些男孩子口中的「黑妹」是什麼意思後,非常生氣。

從她口中,我得知了一個詞:種族歧視。

隨著她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來越久,她越加發現,中國人對黑人的偏見,偏執到可怕。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有一次D坐計程車,司機跟她聊天,問她來自哪裡。她磕磕巴巴地說:我來自美國。中國司機竟然生氣了,「你騙我,你明明來自非洲......」

那一年,美國的總統是奧巴馬。

國內的英語培訓類機構,招聘外教的條件是:不要黑人。無論黑人是否來自英語國家,他們更願意招聘一些非英語國家的白人,即使他們的英語帶有濃重的口音。

我跟D討論過中國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不僅僅是中國,據她說,很多韓國人,歐洲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他們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也一直存在。


經濟越落後的地方,種族歧視越嚴重

《綠皮書》里有一個炸雞的梗:


白人司機買了一桶KFC炸雞,給黑人音樂家吃。黑人音樂家認為這樣吃非常不文雅。後來,一個慶功晚宴,飯店專門為黑人音樂家準備了炸雞,白人司機狡黠一笑,似乎是說:「我就知道你喜歡這個」,音樂家則面露尷尬。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原來,在美國上個世紀,美國北方很多黑人喜歡吃炸雞,於是很多美國人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黑人就喜歡吃炸雞。然而KFC這類快餐,被視為一種窮人才吃的廉價食物。電影這個橋段,也正是反映了白人對黑人的一種「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見識有限,思想比較封閉導致。

我有三個烏克蘭學習中文的學生,曾嘲笑他們的黑人室友,說再也不要跟黑人一塊住。他們還有一個論調:中國菜很奇怪,中國人都喜歡吃雞爪。雞爪這類食物,在歐洲是直接被視為一種垃圾的。

如果去過歐洲的人,應該也聽說了烏克蘭是歐洲國家中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

最喜歡的城市是德國柏林,也是當地人的包容態度,更符合我內心的價值觀。

在柏林,黑白配夫妻不在少數。德國人的審美已經不再是一個世紀以前,以白為美,相反,越來越多人開始「以黑為美」。如果歐洲白人朋友度假回來,你誇他,你皮膚曬出了小麥色,他們真的會很開心。

最難忘的一個場景是,一個德國標準的美女,185身高的模特級辣媽,我們一起買冰激凌。在門口有一個穿著皮靴、牛仔短褲、黑色弔帶、滿頭大鞭子的黑人女孩,她身上的黑色是那種油狀、黑的發亮。

那個德國辣媽,痴痴的看著那個黑人女孩,眼裡自然流露出對美的欣賞:「她真美啊,真美!」,儼然是在欣賞一件藝術品。

在國外被外國人歧視,和在國內被自己人歧視,你選哪個?


「種族歧視」是一個圈

種族歧視,如同在一個環形管道里射箭。如果我們在這個歧視圈裡射箭,終有一日,必定也會被歧視這支惡意之箭,所中傷。

在上海生活,曾想找一個外灘的酒吧喝一杯,翻看一個排名靠前的酒吧下面的評論:「位置很好,但是酒吧的中國服務生,一看到是白人,就很熱情。服務生對我們,趾高氣昂,態度明顯非常冷淡。再也不會去這個酒吧了!」

上海人排外這件事,隨著時間慢慢散去,但是在北京奮鬥了10年的河北朋友說:在北京,還是能時常感覺到,北京人他們對外地人的歧視。

一起上德語的班上,有一個北京小青年,因為我算是北京長大的南方人,跟這個北京青年聊了一會。他問你家原來在哪?我說木樨園那塊。「啊,那塊啊,有點亂。一幫外地人,挺鬧騰的。」

一下子,我也說不上來什麼。也許是因為年輕,但是年輕人這種語調,一定也與父母的教育分不開。

中國的「地域歧視」一直存在。連我們自己都在歧視自己的同胞,這種歧視與《綠皮書》里反映的種族歧視,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如果,中國人在國外受到了外國人的種族歧視,與在國內受到共同膚色的人的不公平對待,後者於我更難以接受。

歧視,是對人類自身狹隘世界觀的直接表達。

結 語

有夢想的不僅僅是馬丁路德金。看完電影《綠皮書》,我內心燃起了一個小小的夢想:希望,我們生活的環境,歧視會一點點消失,無論膚色,無論富貴,人們互相尊重,人人可以受到公平對待。

如果一個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國家,能有這樣的改變,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我很期待。

投稿人原創,如有侵權問題,非本平台責任,請告知本平台移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民幫 的精彩文章:

希臘公布多項惠民措施,特朗普考慮遣返五年內用過白卡的合法移民
金融熱點周報:央行定向降准,澳大利亞房價暴跌

TAG:移民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