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中國漫畫書籍

淺談中國漫畫書籍

淺談中國漫畫書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可能小時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巨深,又特別喜歡畫本,對充滿東方神韻又趣味十足的漫畫系列書籍就情有獨鍾了。

中國漫畫方面的書籍歸攏一下大致可分為漫畫史、漫畫家自述、畫作賞析、畫作結集以及漫畫插圖本。

(一)中國漫畫史料書籍

就中國漫畫史而言,中國名為漫畫史的書總共有三部,一部是台灣學者李闡的漫畫史,實際是民國以前的古代漫畫史。另兩部是大陸出版的,一部是畢克官、黃遠林寫的《中國漫畫史》,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另一部是甘險峰撰寫的《中國漫畫史》,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就這三本而言,最為豐富的應是甘險峰撰寫的《中國漫畫史》。當然畢克官、黃遠林寫的《中國漫畫史》也堪稱為里程碑,遺憾的是,這本書對中國漫畫史軌跡只記錄到解放戰爭,截止到1949年。而甘險峰《中國漫畫史》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古代漫畫開始,洋洋數十萬言,直把漫畫的歷史延續到至今。這部中國漫畫史,是迄今為止,中國記述國內漫畫發展最全的專業書籍。

當然除了這種專業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有關漫畫史料的書籍的近代出版,比如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的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叢刊《老上海漫畫圖志》,2010年7月1版1印,依託上海圖書館的館藏優勢,對上海二、三十年代至解放戰爭時期的漫畫發展,做了詳細闡述,說其為區域性的上海漫畫發展史,也未嘗不可,填補中國漫畫史上的空白。這樣的書籍還有餘之、丁言昭撰寫、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風情上海MEMORY—張樂平筆下的30年代》,本書主要披露了張樂平在1927年至1937年間的漫畫作品,並對其進行了品評,其中有不少珍品,很罕見,這本書也是比較有區域特色的中國漫史書籍。這樣的書還有2006年12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謝其章的《漫畫漫話—1910~1950世間相》,三聯書店出2003年8月出版的《紙上精靈——20世紀30年代的漫畫明星》。《漫畫漫話—1910~1950世間相》是藏書家謝其章依託自已的收藏資源,撰寫的中國老漫畫品評,由於謝先生收藏老刊物甚多,此書中除了介紹一些漫畫老刊物中的作品外,還有更多的是二、三十代名家為老雜誌畫的封面漫畫,這也是中國漫畫史上為數不多的資料。吳禾編的《紙上精靈——20世紀30年代的漫畫明星》,則是記述了黃堯、高龍生、梁白波三位畫家的畫作及他們的故事,書中除了有一些罕見的畫作之後,更有黃苗子、林海音的回憶錄,這些資料都是中國漫畫史上彌足珍貴的史料。 這以上提到的是有關中國漫畫史方面的書籍。

(二)中國老漫畫家記述

記述方式,當然口述史,自述史,最為詳細真實,是近年來大眾人文熱點,但較多為文人、歷史名人自述,其實中國老漫畫這方面也沒有落下這一節。 這方面的書籍中,當屬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漫畫生活》系列較為全面,將中國當代老漫畫家做了一個盤點,其中包括高馬得、張樂平、丁聰、葉淺予、方成漫畫家的自述口述,以及老漫畫家的大量經典畫作及創作過程,是珍貴的漫畫史第一手資料。 其他記述老漫家的書籍有繆印堂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1月1版1印《漫畫春秋》,《方成自選集》。研究著作有陳星著、中華書局出版的《新月如水——豐子愷師友交往實錄》,三聯書店出版的《永遠的小丁》。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廖冰兄《我有一枝筆》,雖然是老漫畫家的各時期漫畫精選,倒也穿插著漫畫家的生活及成長曆程。 除了老漫畫,其他畫家也有漫畫之作,甚至用漫畫也表達了自已的成長經歷和創作歷程。比如著名的老連環畫家賀友直老先生,後期除了連環畫也有大量漫畫之作,來畫連畫環的去畫了漫畫,華君武戲稱他為「起義將領」,賀老在其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雜碎集》上集《我從民間來》中,就用漫畫表達了自已的生活經歷,鮮活有趣。

(三)中國老漫畫的畫作賞析與漫畫集

隨著人們閱讀習慣轉向輕鬆情趣閱讀,中國老漫畫賞析近年來出了不少書籍。 這方面的書籍有許宏泉文、高馬得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醉眼優孟——說戲畫戲》,方成畫且評的《幽默的水墨》(中國旅遊出版社),韓羽的《東拉西扯集》(中國族游出版社),《漫海識珠——中國漫畫精品點評》(灕江出版社)、陳星的《賞心悅目——漫畫讀筆記》(西泠印社出版社),挪威何莫邪著的《豐子愷——一個有菩薩心腸的現實主義者》(山東畫報出版社)、《我很醜也不溫柔—漫畫范用》等讀物。漫畫集的書就更多了。昌榮、高信編的《華君武詩畫配》(湖南文藝出版社),吳浩然編著的《沈伯塵新新百美圖——老上海女子風情畫》(齊魯書社),《漫畫情歌——馬得的貴陽情話》(貴州人民出版社)、黃永玉的《大話水滸》(作家出版社)、《永玉六記》等。 這以上是老漫畫的一些書。也有不少新漫畫,那是耳熟能詳了,比如刀刀漫畫系列、阿狸漫畫系列等,生動可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也是網路文化中的翹楚。當然也有台灣漫畫中朱德庸「澀女郎」、幾米漫畫等現代經典。 除這以上,2004年,劉一丁編撰,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聞漫畫》,從歷史的角度詳析了中國新聞漫畫歷程,這本書被歸為漫畫史一類,但我覺得更接近於漫畫賞析。而漫畫對於紙媒新聞報導來說,如虎添翼,像專為報紙插圖的陳春鳴漫畫、鄺飈漫畫,在國內媒體界都赫赫有名。

(四)漫畫插圖本

文字與漫畫,尤如好花要有綠葉扶。這其中,丁聰先生最具有綠葉精神。丁聰,即小丁,他為讀書雜誌插圖數十年,是《讀書》雜誌的創始人之一,也為其畫插圖數十年,他那具有特殊風格的人物造型和深刻內涵,在中國漫畫界獨樹一幟。創辦《讀書》而與丁聰結識的沈昌文也評價稱:「丁先生話不多,埋頭苦幹,善於做個無名英雄 」,小丁除了為《讀書》作插圖外,《阿Q正傳》、《魯迅小說》(2008年灕江出版社)、《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牛天賜傳》等書插圖和《丁聰插圖集》(三聯書店)等箸作。 小丁與許多作者搭檔,有多本著作。比如與陳四溢合作的《准花鳥魚蟲》(山東畫報出版社)、《 繪圖雙百喻》(湖南文藝出版社),與龔之方合作的《北京小事》,以及嶽麓出版社出版的《古趣圖》等書。 除小丁外,豐子愷等名家也為經常畫插圖,比如葉聖陶編的《開明國語課本》(開明出版社)、《祝福——豐子愷繪魯迅小說九篇》等。此類的書,近來來出版的還有陳村著、謝春彥插圖的《小說老子》(新世界出版社)等書。

當然,我提到的幾乎都是中國傳統漫畫,隨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中外文化融合,漫畫與動畫結合,動漫產生,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與傳統漫畫絕然不同,這裡就不再贅述。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枕邊豈能無書?
建陽,宋明小說刊刻的重要地標——評《明代建陽書坊之小說刊刻》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