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小麥提前收穫賣麥仁,真能畝賺7000元?

小麥提前收穫賣麥仁,真能畝賺7000元?

提要:小麥提前收穫賣麥仁,畝賺7000元,是否值得推廣?

最近一則視頻在網上走紅,一農戶將自家即將成熟的小麥提前收穫,由於小麥處於灌漿後期其實小麥籽粒此時吃起來已經具有一定的麥子口感,而且此時的小麥籽粒由於沒有硬化,所以此時的小麥粒在通過一定的技術加工之後,其實完全是可以做成商品售賣的,而視頻中的這位農戶則是將此時的綠色麥仁晒乾,而後做麵條加工等。

據說其所加工的麵條價位高達10元每斤,而我們日常所吃的普通麵條則每斤1.5-2元每斤,也就是說通過其簡單的加工處理之後,小麥身價5倍甚至更多的增長!那麼可能有人疑惑,這種做法究竟是否值得提倡呢?

科學興農認為單單從營養的角度來說,這種所謂的半成熟小麥籽粒加工出來的澱粉營養價值不見得就比我們所食用的正常小麥營養價值高。小麥籽粒中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次是蛋白質,另外少許的脂肪,澱粉屬於多糖類,在小麥通過光合作用形成單糖(葡萄糖)而後通過進一步的加工形成多糖性的澱粉物質,而蛋白質則是由眾多氨基酸所組成。而且氨基酸的合成是生物體由葡萄糖加工轉換多個化學反應加工而成的,這種半成熟的小麥仁中或許單糖會多些許,但是整體而言澱粉含量應該是不足的,另外則是蛋白質,同樣由於小麥後期成熟度不足,蛋白質積累量也較低。相比於小麥中的澱粉含量,個人認為小麥中的蛋白質可能才是更加珍貴的營養成分。

另外對於加工麵條來說,食用口感大半也是體現在蛋白含量方面,我們俗稱的勁道也恰恰是蛋白的反應,因此這種綠色麥仁所加工出來的麵條,相信口感方面同我們正常的麵條口感應該差距甚遠,甚至可能會在國內出現斷裂的可能。

然而換一個角度而言,商品價位是由市場所決定的,即便是上述商品營養價值再怎麼低,但是有顧客需求,願意買單就沒問題,價位不一定能夠反映在營養價值方面,營養價值高的商品也真的不見得價位就貴。比如說椰子一個要20塊錢,營養價值就真的比西瓜高嗎?這個當真不見得吧,但是商品屬性不同,只要大家有人願意買單,這一點誰也無權干涉。

最後科學興農要說的是,上述農民的做法科學興農也當真不建議,極個別人去做,有人願意購買那可能是為了嘗鮮,但是如果大家如果跟風去做的話,這樣的「殘次半成品」恐怕最終會成為市場廉價的「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夏季光照強,球蘭能經得住太陽的暴晒嗎?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