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周鴻禕:如果不能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物聯網可能會讓世界走向悲觀

周鴻禕:如果不能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物聯網可能會讓世界走向悲觀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互聯網快速發展,大數據融入社會經濟、教育、醫療等各方各面。但技術的進步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眾多網路信息安全隱患。

5月25日,周鴻禕在rebuild科技商業峰會上表示:天下沒有攻不破的網路,隨著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普及,以及IOT的發展,網路安全行業下一個五年,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安全是網路發展永恆的主題,談及網路安全行業下一個五年的關鍵詞,周鴻禕認為,是挑戰。網路安全行業在下一個五年,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時代在發展,病毒木馬時代,大家覺得不亂運行軟體就可以保持安全,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今天,入侵系統的關鍵因素將與人類的主動行為無關,換句話說,人類無法通過主動行為規避網路入侵。被入侵的關鍵因素是系統存在漏洞,漏洞的出現改變了網路攻防的格局,但讓人遺憾的是,漏洞無法被避免。

「回想當初wanna cry帶來的全球恐慌,很多人心有餘悸,這個被發達國家淘汰的漏洞經過再加工形成的病毒,對全球網路安全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震驚之餘也讓我們反思。」周鴻禕說:「我們必須思考,網路安全行業到底在如何變化,我們能否從更高的層次解決出現的問題,如果進入網路戰的時代,我們又能為人類做些什麼。」

比反思當下更重要的是掌控未來,周鴻禕認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雲計算、AI等技術的發展,將給網路安全維護增加更多的壓力。「物聯網最大的貢獻,是把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連在了一起,因為物聯網,網路虛擬的攻擊可以變為物理世界的傷害,如果不能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物聯網的發展可能讓世界走向悲觀。」

「到2030年,可能會有上千億的智能設備都連接了互聯網,這個世界將被充分數字化。但我們需要保持頭腦清醒,解決應運而生的安全問題,遠比追求科技發展速度更重要。」那如何解決數據泛濫帶來的網路安全問題,周鴻禕認為:威脅來了做個防火牆,以銷售驅動思維來解決網路攻擊的傳統方法不具備現實意義,當意識到網路攻防手段變了,提升技術應對攻擊才是正確的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多喝水有利於健康?美專家:喝大量的水或導致水中毒
3萬餘名師生同步觀看販賣毒品案件公開審理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