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爾濱68歲老人家豎了幾堵 「寶牆」,晃晃更驚艷

哈爾濱68歲老人家豎了幾堵 「寶牆」,晃晃更驚艷

朋友們

3000多個鈴鐺一起搖起來是什麼效果

叮叮噹噹響個不停唄

哈哈

可能叮噹貓知道了會大哭一場

「我也叮噹不過他啊」

22年收藏3500多件中外鈴鐺

冰城68歲老人張樹信的 「鈴鐺譜」

浪漫夕陽 叮噹作響

......

鈴鐺大家都見過,但是 3500多個形態各異的鈴鐺集中到一起,恐怕你見到的概率就很小。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民張樹信家中看到,四五個工藝品架都沒裝下的鈴鐺,又裝滿了十幾個大紙箱。這還沒完,三個房間的門上、柜上,地板的角落裡,幾乎全是鈴鐺。

在這些鈴鐺中,最貴的是來自德國的高檔陶瓷鈴鐺,價格3000餘元,最大的高約60厘米,最小的桃核大小,一隻手掌上能擺四五個。材質有木頭、陶瓷、金、銀、銅、鐵、錫等,形狀更是五花八門,有圓的、方的、扁的,還有人物、動物、花草等。

張樹信今年 68 歲,收集鈴鐺已經22年了,到目前為止一共收藏了世界各地的鈴鐺 3500 多個。1997 年的一天,他去遼寧省朝陽市辦事時,在一家工藝品店發現了一個蘇聯時期的銅鈴,當時覺得好看就收入囊中了。也就是從這個鈴鐺開始,他逐漸迷上了收藏。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裡,他和鈴鐺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出差,還是到國內外各大城市遊玩,他幾乎不看美景、不吃美食,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尋找鈴鐺上。

退休後時間更充裕了,他到國內外各個城市的古玩市場轉悠。有一次去韓國旅遊,別人都去看大海、坐大船,他卻到市場上買回來滿滿一大箱子鈴鐺。

還有一次去長春淘寶,他在一家古玩店發現了一件古老的駝鈴,當時要價7000元。為了這件心愛的駝鈴,他先後去了長春四次,軟磨硬泡之後以1700元的價格買回了家。值得一提的是,張樹信不僅收集鈴鐺,而且還買來攝影器材,給每件鈴鐺精心布光,把它們拍得像一件件藝術品,並建檔歸案。

「鈴鐺往往是球形或扁圓形,下部或中部開一條口,裡面放金屬丸或小石子,式樣大小不一,有騾馬帶的、兒童玩的或做服飾的。也有的鈴鐺是鐘形而裡面懸著金屬小錘,振動時撞擊發聲。無論是哪一種鈴鐺,製作者都是有目的和寓意的。每一件鈴鐺,無論大小都能講出一段故事。我還要繼續收集鈴鐺,研究鈴鐺的發展歷史,爭取以後辦個展覽,讓更多喜歡鈴鐺的人飽飽眼福。」張樹信開心地說。

生活報記者 張清雲 文/攝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審核:王世宇責編:陳哲

幫忙點亮小花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報 的精彩文章:

聽聞女兒被侵犯,媽媽舉刀怒追3公里!單挑3男,結果……
展現龍江文化韻味!10名外國青年導演來哈爾濱拍「中國的故事」

TAG:生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