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飛行員盛明:短短兩年成為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

飛行員盛明:短短兩年成為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1990年出生的盛明,2017年6月第一次赴蘇丹參加維和任務。短短兩年,他已成為聯合國和非洲聯盟駐達爾富爾聯合特派團(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然而,這背後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飛行員盛明—

上圖:飛行任務前,盛明(右)在做準備工作。 陳凱攝

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

費曉曦

「九點鐘方向山坡上有白色的車,像是受困的坦尚尼亞維和部隊。」「轉回去看看,注意保持高度!」眼尖的盛明透過山間薄霧發現目標,直升機幾乎是貼著山尖盤旋著轉了個大彎。「一排白色的車,有UN標誌,沒錯!」

1990年出生的盛明,2017年6月第一次赴蘇丹參加維和任務。短短兩年,他已成為聯合國和非洲聯盟駐達爾富爾聯合特派團(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然而,這背後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

作為中國首支維和直升機分隊先遣組成員,盛明剛到蘇丹時,第一次與塔台通話就犯了難。阿拉伯國家講的英語語速快、口音重,機艙里的他彷彿在聽「天書」。「如果語言不過關,就算技術很過硬,直升機也飛不起來。」之後的50個日日夜夜裡,盛明每天抱著電台,蹲守在賓館天台上,收錄、整理、練習「阿拉伯英語」,終於實現了從聽不懂到熟練交流的蛻變。

然而對盛明來說,維和實戰才剛剛開始。

2018年9月19日,中國維和直升機分隊收到一封來自聯非達團司令部的電子郵件:「邁拉山薩姆貝利大部分地區因大雨導致山體滑坡,坦尚尼亞維和部隊前往救災,請隨時做好空中救援準備。」

邁拉山是蘇丹政府軍與反政府軍的武裝衝突區,也是明確劃定的禁飛區,反政府軍曾叫囂將擊落一切飛入該區域的聯合國飛機。而救援點就在禁飛區內的蘇尼地區,距離反政府軍陣地不足2公里,聯非達團也因此給出了最高任務危險等級「5C」。

儘管飛遍了達爾富爾各個機場和野外起降點,但盛明對蘇尼卻很陌生。沒有導航,沒有地標,救援點地處高原,受困坦軍無空地通信器材……「什麼都別說了,我來!」面對異常艱巨的救援任務,盛明主動請纓。

在救援地能見度不足3公里的惡劣條件下,盛明的「UNO-796」直升機深入禁飛區超過5公里,同時還要一邊搜索潛在火力威脅,一邊認真保持飛行狀態。有驚無險,飛機總算平穩降落在坦軍臨時開闢出的起降坪上。

盛明也成了整個營救任務中,唯一一個三進三出禁飛區的飛行員,不僅為受困坦軍運送了包括食物和飲用水在內的2.5噸物資,還順利將6名病患轉運送醫治療。

從第一次在任務區適應性飛行到首次客運、貨運飛行,從沙塵暴、強對流等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到地面安全威脅下的偵察、緊急醫療轉運飛行……在一次又一次任務的磨練中,盛明的飛行技術和心理素質得以迅速提高。

2019年1月24日,盛明由副駕駛晉陞為機長,這一天聯非達團司令為他頒發了特別嘉獎令:「作為聯非達團最年輕的機長,你在任務中所表現出的專業精神是聯非達團不可或缺的,你為和平所作出的貢獻是無價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英雄的選擇!95歲老黨員張富清的初心本色
兵王先鋒之白文國:跟隨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飛」出國門的機務兵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