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站樁不穩,走架失衡?有這問題的拳友,一定要看這篇文章

站樁不穩,走架失衡?有這問題的拳友,一定要看這篇文章

文|網路 編輯|禪音

太極拳法,無論何派,都包括站樁與走架,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深化;前者是靜,後者是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樁者,庄也,莊嚴肅穆,如參天古樹,中干垂直,挺拔撐張,站者,站立也,站樁即立樁,如鳥獸之翼張,雨傘之撐張;如此則絀力漸退,柔力漸生!然此力必浮,蓋因一動則柔力消失,是因作不到深沉和收斂也,所以要學會將站樁所生之柔力變活力,即運化起來!何以運化?走架!走者,行也,行走也,因立而行,先站而後行,自然而然也;架,即樁之間架結構也。在行走運動過程中保持站樁之間架結構,順應拳理有序的進行謂之走架。

走架即是活樁,走架即是拳路;拳路之中每一勢在一瞬間即是樁也,故又可稱為:行樁。站樁練好關鍵在於樁架結構的保持,是靜態的;走架練好關鍵也是在於樁架結構的保持,但卻是動態的。由靜態到動態,即是由一勢到另一勢的過程,包括原有樁架結構的解散和新的樁架結構的產生,也是原有的失衡的建立新的平衡,再由新的平衡到新的失衡……如此反覆循行,直到拳路行進完畢。那如何解散?在與「舍」,捨棄一切規矩而又合規矩!如何重建?在於「從」,順從拳理即樁法也。合起來叫「捨己從人」

站樁和走架,雖一靜一動,但卻是本質相同的,即樁法!樁法包括:形體、精神、呼吸、重心等方面的規矩,操練時必須注意合乎規矩!限於篇幅,在此概言之:形體之中軸結構需豎直而不彎,亦不可扭動,一扭中氣散而不能收斂於骨,則定力難生矣!包括頸、胸、腰、上胯、盆骨等皆不可扭也!四肢關節總需微曲而又微動,微曲者、順筋骨之形;微動者、順呼吸心跳引力之意。於重心方面,有大虛實之法和小虛實之法兩大方面。

大者,速也,一筆過;小者,細也,分步過。無論大小,皆宜虛實分清,清者,明也,心中明白而筋肉聰明!於一松一緊中拽著。似松非松,似緊非緊,然鬆緊皆含其中。還有一法,為「搶重心」,搶也,倉惶也,為散手之技,必練於拳架中以提高應變能力,然無論常法異法,重心皆不可妄動!世俗太極重心轉移常犯的錯誤就是:比如起勢,先把重心移到右腳,再出左腳,如此誤矣,重心不可主動,否則勁力折中而斷!

整勁難生矣!整勁者,海底勁也,一切勁力皆由海底生!一切龍虎熊膀之力皆賴之于海底勁,海底者,丹田也,海者,氣也,元氣也!元氣充實,海深沉而又寬宏,則勁力暗沉,發勁則力剛勢猛,猶如龍騰滄海,上沖九天雲霄,撼天動地,無物可擋!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練習的14點硬知識,點點都是真言

TAG:太極taichi |